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阵痛”下的示范效应

2011-05-06 02:09:48

   而与以往稀土“新政”必将带动价格新一轮上涨的预期不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企业和行业人士表示另一种担忧。“稀土专营短期内利弊难料,因为稀土上游企业减少后,买家相应就减少了,货就很难卖出去,这当然是很多贸易商不愿看到的。”

    “35家足够震撼,基本就是全部了,十家差不多有八家会在(整合)名单里。”北方一家稀土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限产、出口配额还是环保,均是对国家政策的一种呼应,而如果包钢稀土专营有实质性进展,将对未来整个国家的稀土整合带来示范效应,“这样整合后最直接的就是定价权会集中起来,相应大幅提高话语权。”

    依照工信部的计划,到2015年全国100家稀土分离企业将在重组之后削减为20家。而诸多受地方政府保护的中小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或许将在标准出台后被迫停产或者是接受更有实力企业的重组。

    实际上,其他省市区的整合也在加快。就在近日,江西赣州市工信委会同市环保局召开全市稀土分离、冶炼企业座谈会。而江西省更是围绕采矿证寻求突破,经过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稀土采矿权减少46个,钨资源向优势企业、上市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集聚。

责编 祝裕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