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业精选

每经网首页 > 商业精选 > 正文

北京11宗宅地今起集体入市

2011-04-19 01:50:25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经过了冷淡的第一季度之后,北京的供地节奏在4月下旬忽然加快。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示,4月下旬将有13宗经营性地块出让,其中包括居住功能用地的有11宗,规划建筑面积达189.8万平米,远超第一季度推出的住宅土地总量。

    公开资料显示,这11宗住宅用地中,有9宗位于郊区。除丰台两宗、通州一宗住宅用地采取招标出让外,其他9宗用地均启用挂牌出让。而从今日(4月19日)开始,位于顺义和大兴的3块土地将率先接受报价,其中有两宗住宅用地。

    在上述11宗住宅用地中,有4宗将配建保障房,分别位于通州区通州新城、顺义区仁和镇、密云县以及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其中,顺义区仁和镇梅沟营村地块需配建12.5万平方米“两限房”,占该地块总建筑面积的一半。

    这是今年北京最大规模的一次宅地出让。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仅成交6宗住宅及含居住性质的用地,土地面积715531.8平方米,同比下跌73.8%。其中,今年1月和2月,北京分别成交4宗和2宗含居住性质的土地,3月则出现了宅地零成交的尴尬局面。

    按惯例,各地供地情况往往呈现“前松后紧”状态——年初节奏缓慢,年末则迎来供地热潮。有分析认为,此轮供地的开闸,或将拉开北京“供地潮”序幕。

    按照北京市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北京计划供应住宅用地2550公顷,比去年的计划多出50公顷;其中,廉租房及公租房用地300公顷,是去年的6倍。容积率小于1的住宅用地将被严禁入市。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表示,随着各类保障房供地的提速,商品住宅配建保障房的形式将成常态。同时,“限房价、竞地价”和“限房价、竞保障房面积”的出让方式将更多地被采用。

    需求方面,上述机构认为,开发企业的拿地意愿将随市场好转而有所增强,但在调控环境重压、企业资金情况趋紧的情况下,开发企业拿地将会更加谨慎,火爆的拍地场景难以再现,土地价格也很难被抬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3月15日当天,北京共拍出3个“地王”,且全部为“央企制造”。

    历史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住宅用地实际供应2525公顷,完成计划的101%。当年,北京的土地出让总收入超过1600亿元,为各城市之最,并创历史新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