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量”“价”或齐动 二季度货币政策仍紧

2011-04-17 07:26:28

每经记者  贺麒麟  发自上海

    因本周五央行并无“动作”,存准率上调的敏感时间窗口顺延至下周五(4月22日)。市场人士认为,在经济增长无忧和通胀预期回升的背景下,短期流动性将面临释放高峰,进一步的紧缩政策将出台,二季度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或被并用。

短期流动性面临释放高峰

    “目前要担心的是央行能否对冲掉短期内的流动性释放高峰。”财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金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份又一轮央票和正回购的到期高峰来临,为对冲短期流动性集中释放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很可能会被同时使用。

    同时,外汇占款的继续上升,也是流动性冲击的焦点。“由外汇占款造成的基础货币增加,其数额巨大,且极少受控于货币政策影响。”金赟称,热钱的持续流入使得流动性问题愈加严峻。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滢认为,目前资金面超预期宽松,即使央行再度提高准备金率,资金面宽松格局仍然难以改变。

净回笼或维持单周千亿规模

    “连续加息使得央票在两级市场利率倒挂的问题基本解决,因发行利率过低而对央票正常发放产生的阻碍消退。”金赟指出。

    Wind数据显示,未来四周的单周到期资金量分别高达1910亿元、2960亿元、1170亿元和1980亿元。若要实现每周平均净回笼1000亿元,那么就意味着央行平均每周发行央票和进行正回购的规模要达到3000亿元,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所冻结的资金规模相当。

货币紧缩政策仍将持续

    货币紧缩仍任重而道远。

    4月份存准率将再度上调已是业界一致认同的预期。业内人士表示,通胀形势严峻以及短期流动性释放压力,都预示着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二季度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并用,央行再次提高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3月份CPI创出本轮通胀新高,预计控制通胀仍是下一阶段的首要政策目标,从紧的货币政策至少在二季度不会出现明显的放缓。”彭文生认为,数量型工具  (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仍将是控制流动性的主力。同时,预计二季度央行再次提高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因为基准利率的进一步提高将有利于控制3月CPI创新高对通胀预期的影响。

    高华证券指出,尽管3月份货币数据可能受到商业银行在季末的种种检查干扰,但当月货币环境明显放松。虽然一季度整体货币环境已经比2010年四季度收紧,但预计二季度仍应并将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措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