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4 01:34:32
4月13日上午11时,全国工商联(以下简称工商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工商联下属24家商会联合发布了一份“罕见”的“稳价”倡议。此前一天,这一“稳价”倡议大会已经为国内媒体所知。
工商联多家商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倡议书并不硬性要求企业不能涨价,但不允许企业“串通涨价、不合理涨价”。该倡议书号召,在目前物价上涨过快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适当压缩利润,体现社会责任。
作为发改委此前集中约谈的17家行业协会之一,工商联的“稳价”倡议为其他16家行业协会带了头。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包括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粮协)在内,其他行业协会也将陆续发布类似的“稳价”倡议。
不过,“稳价”宣言被认为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物价上涨压力,只会强制企业将涨价行为顺延至下半年。
发改委约谈见效进入4月以来,“约谈”、“倡议”、“不涨价”等,正在为这场“抗通胀”战役打上行政调控的印记。
即将发布的3月CPI增速,被认为或创下两年内新高,并突破5%。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消费品厂商极有可能向消费者转嫁,这或会加剧通胀局势。
本月初,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会同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17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召开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不过,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对此也明确表示,约谈企业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政府没有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的行为。
从上周日准备到昨日发布《保供应、稳物价、促和谐》倡议书,仅用了短短4天时间,全国工商联在被约谈的17家行业协会中首个公开呼吁企业维稳物价、抗击通胀。
据了解,目前工商联24家商会的会员企业绝大部分并未因成本压力出现亏损。五金机电商会代秘书长曹克俭告诉记者,五金机电产品定价受钢铁、煤炭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很大,只要上游不过分涨价,企业都会尽力消化成本。
不过,参会的厨具业商会秘书长刘明告诉记者,目前厨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内涨价空间小,商会也会警惕个别企业采取以次充好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中粮协将跟进除了工商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粮协获悉,中粮协将联合多方力量于4月20日前后发起稳定粮价的倡议。
“号召粮食企业不跟风涨价,不搭车涨价。粮价必须保持基本稳定,不能大幅波动。”中粮协秘书长宋丹丕告诉记者。
据宋丹丕透露,参与该项倡议的除中粮协之外,还包括各省、市粮食行业协会,以及全国上百家粮食骨干企业,“央企、地方国企、民企,或许还有外资企业。”
不过,宋丹丕表示,倡议将不涉及“限涨”问题。“不会设定一个限制涨价的最高幅度。我们反对的只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赚取不应该赚取的利润。”
宋丹丕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国家再次提高了粮食收购保护价格,每百斤收购价最高增加了23元,增幅比去年大,加之粮食市场价格仍相对偏低,“从发展粮食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讲,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市场价格有小幅度变化是合理的。”
至于这一合理涨幅范围,“我个人理解,只要粮价提高幅度不高于国家收购价提高幅度,在这个范围内的都是合理的。”宋丹丕说。
宋丹丕表示,此项倡议不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经营和利润,也不会损害到粮食企业的长久利益,对于不配合“维护粮价稳定”的企业,宋表示,中粮协将在行业自律范围内采取“通报批评”、“警示”等惩罚措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