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1 02:49:14
本周欧元一反前几周强势,不断下滑,因评级公司一再调低欧猪国家评级,且这些国家公债价格下滑。美元走势相反,正渐渐走强。英镑保持均势,市场观望其议息会议。避险币种中,日元因经济指标向弱及高油价影响而弱于瑞郎。商品币种中惟加元维持强势,即使油价回落,暗示加元仍有空间。澳元走势向弱,中国周四公布的贸易逆差数据让澳元更添压力。新西兰减息暂对新元构成压力。操作方面,商品币种中以持加元为佳,回避澳元,新元中性;避险币种中仍倾向于瑞郎;其余币种以震荡市对待,暂可高抛低吸,等待进一步提示。
欧债麻烦挥之不去涨得风头正劲的欧元这几天备受欧债危机困扰,先是周一评级公司穆迪大幅调降希腊主权债信评级,再是周三的葡萄牙公债下跌,10年期公债收益率升到历史最高的7.77%,最新的麻烦是周四评级公司继续落井下石。
周四穆迪将西班牙评级下调,展望为“负面”,其理由是银行的重整成本或大于政府所预期的至少2倍。西班牙政府认为上述成本不超200亿欧元,但穆迪认为要400亿至500亿欧元。
“债务麻烦”如果扩散至西班牙,那欧元就麻烦真大了,因该国经济总量远超其他二线国家,德国、法国等若向其援助,在国内一定会受选民巨大压力。
虽然欧盟首脑将于本月召开一系列会议讨论相关“债务麻烦国”的事宜,但市场并不看好该会议能达成什么有效的措施或方案,因此欧元整体承压。
欧元下档支撑主要来自区域内相关官员再三强调的“防通胀”,这引发了加息预期。然而在二线欧元区国家债券收益率上升情况下,加息无疑会加剧这些国家的财务麻烦,或导致更大的危机,所以债务危机因素应能稍稍减弱人们原先对欧元加息的预期,而这势必压制欧元。另外,油价这几天陷入滞涨状态,这也使欧元区加息压力略有舒缓。
本周欧元在上述系列利空压制下走势不振,三阴一阳,目前暂跌0.49%报1.3835美元,远离周初高点1.4美元一带。因上述基本面原因,欧元短期内调整或将延续,有较大机会落至1.3500寻求支撑的可能。
美元渐入反弹周期美元支撑来自三方面,一为其自身基本面有所改善,二为主要“对手盘”欧元的走弱,三为油价继续走高的可能性正在减弱。因此,只要上述三样变化有限,则本周美元的反弹便仍可延续。
从基本面看,美国最近公布的就业指标极佳,尤其是失业率十分罕见地显著下滑。本周三美国公布的1月批发库存创14个月最大增幅,显示企业正积极补库,而这又预示美国国内潜在需求提升。从欧元情况看,暂时看不出重新上涨的机会。如果从油价看,利比亚战斗已持续较久,市场应已较充分消化石油停产消息。简单说,利比亚的情况坏透了,更坏的机会自然下降。
近期美国有些州吹捧 “金本位”,加上中国也有人提示“不能续购美债”,这可能是对美国当局放任货币贬值政策的一个警示,一般能引发美国政客、官员的一些震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美元被操纵的可能,也不排除一些美国对冲基金托市的可能。从本周密集的评级公司调降欧元区国家债信评级来看,其实这种行为已若隐若现。
虽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并没有就退出刺激政策方面作过暗示,但联储中其他官员已有这种暗示,这意味着美联储最高官员在未来也许会加入,当然前提是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近期趋好态势。
纽约联储市场部负责人BrianSack在2月9日的演讲中部提到“退出策略相关淮备工作细节”,纽约联储行长WiliamDudley上周表示,“美联储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必要时收回刺激措施。”很显然,暗示退出的官员级别正在提高。
新西兰减息 新元下档有限继周三泰国加息后,周四韩国亦加息,但新西兰央行周四宣布的减息幅度超预期,达50基点。事前投资者或者认为减息为25基点,或者认为减息会稍晚些。新西兰减息自然是和该国前期地震相关,因地震使其今年经济增长前景下滑,甚至还可能出现衰退。
除地震因素外,另一原因也对利率及新西兰元币值产生压力,这就是该国央行预期去年GDP增幅仅为0.9%,远弱于去年12月时预期的增1.7%。周四新西兰元弱势明显,目前暂跌0.42%至0.7346美元。
新西兰元在减息幅度超预期的情况下虽然下跌,但呈现一定抗跌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该减息有一些非基本面原因,因地震并不反映一国真正 “质地”。另一个抗跌原因是市场并不预期未来该国央行还会接着减息,因周四宣布减息后该国央行行长表示,难以了解地震影响力多大,一旦重建工作起效,就需要对政策“作出改变”。
从月线看,新西兰元可能于0.7200美元一带能寻得支撑,大幅下挫机会暂时不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每经订报电话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