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降低票价 铁路应学地铁融资模式

2011-03-10 01:53:43

每经记者  宛霞  发自北京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进度加快,其高票价也被认为普通公众或难以承担。高铁票价能否有降低的渠道?民资能否打破屏蔽门进入铁路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学会会长、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于3月8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铁路也要试验探索地铁融资的方式,包括BOT(建设-经营-转让)和PPP(公私合作关系)等融资模式。

    同为轨道交通运输项目,北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力推两元一次的地铁票价,孙永福认为目前全部是政府投资或者政府主导型投资的体制不够合理,铁路可以探索北京地铁的方式,解决建设投资的问题。

    北京地铁四号线就是一条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地铁线路。具体而言,即政府、社会、公司共同投资模式,优点之一是引入了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并引入社会运营商运营。这种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基建项目政府部门前期投入过大的问题。特别是在高铁负债日渐增多的今天更有借鉴意义。

    此外,孙永福认为,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政府给予地铁公司沿线地下空间的开发权以及部分上盖物业的收益,用这些收益平衡低廉票价带来的亏损,而且这些收益都大大高于地铁营运收入,建设方会很乐意接受。这一点也在轨道建设中有借鉴意义。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地铁是在一个城市的单一线路,而铁路是路网模式。路网模式不易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仅仅投资某一段线路,会顾虑在收益性方面无法保障。”孙提出,但路网模式又要求统一管理才具备统一调度的条件,这样有利提高运输效率。

    孙永福透露,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方向是铁道部更多地承担管理的功能,各铁路局则各自经营。“我们要研究,下一步怎么样选择一些合适的项目推向市场”,孙强调,但首要仍需要解决不同路局的车辆和线路公用后的清算问题。

    对于民资进入铁路,孙永福建议两条渠道。一为选择效益比较明显的、国家和地方需求迫切的合适项目进入,欢迎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参与投资;二为选择单独一条运量较为稳定的线路(多为货运),例如煤矿企业可以投资一条线,用以保障将企业所产的煤运输出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