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

每经网首页 > 基金 > 正文

心理偏差对亏损的影响

2011-03-03 02:44:42

“一个人如果不能平静地面对损失,就很可能参与他本来不会接受的赌博。”

    ——卡尼曼、特沃斯基

    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Tversky)是以色列的心理学家,较早研究投资市场中人们的行为,他们的成果被称为“预期理论”。

    他们两个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先是请人在3000美元的确定收益和80%可能的4000美元收益中选择。实验对象往往选择了前者,而不喜欢后者20%的一无所有的可能性,尽管数学期望理论告诉我们,后者的3200美元要高于3000美元。

    接下来,他们又让实验对象在80%可能的4000美元损失和100%可能的3000美元损失中选择。这时92%的实验对象决定赌一把,尽管这样的损失期望值高于3000美元。

    这个实验显示了我们通常并非厌恶不确定性或者风险,而是厌恶损失。因为损失总显得比收获更突出。实际上,无法弥补的损失往往会引起强烈的、理性的、持续性的风险厌恶。

    后来的学者把亏损的投资者通常伴随两种相反的情绪定义为:风险厌恶效应和尽量返本效应。

    前者担心再次损失而拒绝继续冒险,而后者急于赚回亏掉的  “本钱”,企图通过放大交易杠杆或其他更激进的方式赚回亏损掉的钱。这两种心理偏差通常会让投资者错过赚钱的机会或者进一步加剧亏损的程度。甚至交替发生,反复作用。

    即使是专业人士,在受到这些心理偏差影响后,依然会犯错误。

    在投资开始前准备好投资计划。无论是否有理财顾问的帮助,韩正和Wendy在投资前做了计划,其中包括了:投资周期、投资额占资产的比例、准备承担多少损失、投资的目标是什么。

    建立计划的投资者通常比没有计划的投资者亏损得少,因为计划的存在使得投资者能够有一些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事实,而减少了心理偏差的影响。而没有计划的投资者通常凭“感觉”投资,等于心理偏差接管了全部投资。

    (本文节选自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书籍  《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周婷婷  整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