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5 01:45:58
“京15条”出台一个多星期后,对中介行业的影响十分明显。
“今天在一个小区里,我就只见到了2家中介公司,而以前那里有4家。”昨天(2月24日),链家地产南长安街店经理袁先生感慨地说。
不过,一些大型房地产中介并未急于关店。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1年的计划是新增70家~80家店,今年这个扩张计划没有改变,不过会更加审慎地对待开店。
“每一次房地产调控,对中介行业都是一次整合的过程。”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表示。
关店阴影笼罩小型中介商作为排名靠前的中介公司,鑫尊置地近日关闭了50多家门店并率先对外解释而引起社会关注,其总经理刘军在其博客中劝同行早做打算。
昨日,鑫尊置地一位区域经理王科富(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报料,由于行业里的成交量普遍下降三成以上,类似鑫尊置地关闭门店的行为并非特殊情况,“从我得到的消息,有几家公司都在讨论减少店面。从企业形象考虑,他们不愿对外公布。”
不过,链家地产的两名店经理均向记者否认该公司将减少门店。店经理袁先生表示,新政出台后,该店成交量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不会减少门店,“我们1月份销售出去17、18套房,这个月售出了10套房。公司总体上会受一些影响,但是没有听到说要关店。”另一名经理陈女士也称,“业绩没有太大影响,不会关店。”
“‘京15条’给行业带来的影响结果还不明朗,至少要等上一两个月才能看得到,目前不会关闭任何店面。”北京中原地产企划经理尹迪表示,由于房源有限,具有购房条件的人也有限,中原地产还是面临着挑战,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应对之道只有“深耕楼盘,深耕业务,修炼内功”。
“望京一家中介,关店了一半门店;还有两家小的中介,也倒闭了。”王科富告诉记者。
另一位房产中介业者房先生在北京国奥村某社区内开了一家中介公司,近日,房先生在网络上发帖,希望转让自己的公司,甚至打出“全体(套)设备,来人就上班”的广告。记者以中介从业者的身份联系到房先生,才得知他开的公司正是陈女士所指的这种 “成交量下降而不得不关门”的类型。
房先生说,新政出台才一个多星期,已经明显感觉到生意越来越难做,加之由于对行业前景感到悲观,他希望暂时从中抽身,“我这样做也是为了规避风险。”房先生告诉记者,等市场好了,他还可能再重新进入这一行业。
上游受限 下游“断奶”之所以大、小型中介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除去对房屋成交量下降承受能力不同的原因外,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告诉记者,有一个更重要原因是,“并非每一家公司都想做百年老店,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公司都是赚快钱,进出频繁。”
“中介做的是转手生意,在房产买卖中的利润只有3%左右,通过房屋出租所能获得的佣金更低,虽然房屋出租量看起来有所上升,但也无法依靠租单的微薄利润来养店。”徐枫认为,中介公司应当通过增加产品线,拓展业务方式来赢得竞争。
事实上,相比投资商和开发商,中介位于房地产产业链的下游。由于“京15条”调控力度较大,徐枫认为,在上游遭遇“限购”而降温后,下游大量中小企业因此断奶也很正常,“如果房地产商承担一倍的损失,中介至少要承担两倍以上的损失。”
杨少锋是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据他分析,在“京15条”调控影响下,二手房中介受到的冲击最大,“买得起、又有资格买的人突然少了很多,房屋需求至少降低了四成,据我估计,今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至少降低七成左右。”杨少峰说。
对于希望乘乱扩张、大鱼吃小鱼的公司,杨少峰警告,“如果没有成交量支撑,(扩张)就是成本,谁要这样做谁就是找死。”不过,徐枫认为,“每一次房地产调控,都是一个催化剂,对中介行业都是一次整合的过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每经订报电话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