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资金流出新兴市场 QDII净值受挫

2011-02-16 02:02:10

由于QDII普遍配置新兴市场更多,其净值也毫无疑问地受到了拖累。

每经记者  支玉香  发自深圳

        开年以来,新兴市场出现了自2008年以来资金首度净流出的情况。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跷跷板”效应。

        这两个市场是QDII投资的主要区域。由于QDII普遍配置新兴市场更多,其净值也毫无疑问地受到了拖累。

“3年首度净流出”

        新兴市场地区虽然已经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但是并不足以控制通胀发展的的趋势。与之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有望走向复苏,靓丽的上市公司业绩和就业市场的好转趋势,使得全球资金流向发达市场逐利。

        昨日,中投证券表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资金开始从新兴市场向发达市场回流,而这一势头在今年1月末、2月初有加剧之势,资金加速流向美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市场。

        截至2月9日的当周,流入全球股票基金的资金为28亿美元,资金主要是流向美国、欧洲和日本股票基金,而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流出了30亿美元。

        另有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数据显示,此前一周截至2月2日,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净流出创过去3年新高,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度出现净流出,发达市场股票型基金则继续吸引资金流入。

        同时,中投证券分析师李云洁认为,2011年1月末、2月初已现全球资金流向的拐点,1季度新兴市场仍将经历资金涅槃。紧缩预期打压,资金逃离新兴市场。

        可见,国际投资者获利回吐以及发达经济体好于预期的宏观经济形势导致2011年投资基金仓位调整,使得全球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事实上,国内的QDII基金经理也在去年四季度之际看多发达市场,在区域配置上逐步降低新兴市场的投资比例。

多数QDII表现不佳

        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复苏劲头越来越足,美股市场表现也越发强势,美股三大指数接连创新高,年内涨幅均超过5%。这使得重点投资美股等发达市场的QDII受益良多。

        相比之下,新兴市场表现疲软,MSCI新兴市场指数今年以来跌幅逼近4%,这自然拖累了重仓该地区的QDII基金。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国泰纳斯达克100以6.16%的净值收益率在QDII基金阵营中拔得头筹,该基金是一只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指数型基金。另外,招商全球资源、长盛环球景气行业、建信全球机遇等基金也均实现正收益,而这些基金的四季报显示,对于美股市场的配置比例均在3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对于美股市场的青睐是这些QDII基金取得正收益的主要原因。

        QDII基金阵营中表现相对落后的全都为重点投资新兴市场地区的基金。嘉实恒生中国企业、国投瑞银新兴市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等基金在今年净值损失均在5%左右。而这些基金之所以开局不利,主要是和其投资的亚太等新兴市场地区密切相关。

        全球资金从新兴市场向发达市场流动目前已经成为趋势,逐利而行的资本今年能否在发达市场捞上一把?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QDII基金经理表示,美国经济表现会超出市场预期,在主要市场里,美国市场的确定性最高,也最有可能在2011年给投资者惊喜。

        该基金经理认为,从货币政策上看,美国实行了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今年货币政策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而会继续保持宽松。财政政策方面,美国国会通过了延长减税议案,预计这一政策将拉动美国经济1%的增长。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美股以及整个发达市场在今年的表现尤为期待,而新兴市场通胀压力大,将会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通胀,这样回收流动性势必会影响到新兴市场的表现。

新闻链接

“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

        既然资金回流发达市场,为何近日A股大幅上涨?

        上海某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资金从新兴市场撤离,回流至发达市场的现象与趋势仍需继续观察。

        他表示,A股本身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因此目前影响并不明显。同时他表示,楼市的限购政策是否会倒逼资金流入股市,同样有待于观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