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晚退休”引争议律师再提“养儿防老”

2010-12-17 01:12:40

争论话题

通胀背景下,养儿能否防老

        正方:社会保险法只是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制度,养儿防老不仅是传统文化观念,更是现实选择。

        反方:421家庭模式将在未来的中国社会成为主流,因为社保制度不完善,养儿防老的压力大。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目前房价飙升、物价上涨等均让人觉得未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恐怕将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因而,养儿防老、以房养老成为社会大众日益关注的话题。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对手》节目录制现场,谈到“当下,我们的养老钱从哪来?”话题时,律师汪涌认为,新近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只是一个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因此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不仅是传统的文化观念,更是现实的选择。

养儿能否防老

        刘香琴是北京当地一名退休老工人,儿子已经工作。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她和老伴靠退休金过日子,不需要儿子的钱。“儿子的工资能够自己花就不错了,当父母的没必要给儿子添负担。”其实,刘香琴每月还会给儿子一些钱。

        评论员石述思说,421家庭模式(上有4个老人,下有1个孩子)将在未来的中国社会成为主流,因为社保制度不完善,养儿防老的压力大,但我们不能把所有压力推给当房奴的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养儿防老不仅是一个传统观念,还有经济学意义,它在经济学上是核算的制度,将存量积蓄为养老买单,用存量积蓄来支付未来的费用。

倒按揭可行吗

        低收入搭配高房价,巨额房贷支出让大部分70后、80后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担起养老重任。于是,老人们以房养老,用房子作抵押从银行换来养老钱的倒按揭方式,日趋成为一个新兴概念。

        在日前举行的《对手》节目现场,财经评论员钮文新认为,倒按揭也是基于房地产价格不断升值才有的方案,如果楼市泡沫破裂,则倒按揭的风险很大。

        争论归争论,买房置地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以房养老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刘香琴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会把唯一的房产按揭给银行的,“我宁愿把房子租出去,自己住进养老院。”

为何延迟退休

        我国养老金数额巨大,2006年养老金缺口2.5万亿元,但事实上,这个数字已经有不同的版本,比如8万亿元、9万亿元,延后退休则意味着政府可以少支出。

        但世行的报告显示,2011年到2075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是9万亿元,政府如果延后退休,收入每年增加大概200亿元,60年以后才能增加1.2万亿元,与接近10万亿元的大缺口相比,还是九牛一毛。

        评论员张春蔚认为,制度转型带来的缺陷,应该由政府财政填这笔钱,而不是让老百姓晚退休几年。即便老百姓把利益都拿出去,也不能保证最后能得到更多。

        但财经评论员易鹏不这么看,他认为,发达国家都在延长退休时间,他们比中国富裕很多,中国的人均GDP排在全世界100名以后,我们为什么不延后呢?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