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指令式”反通胀初见成效 “治本”还需加息

2010-12-12 09:47:17

每经记者  彭海斌  李冰

        尽管此次上调存准率暂时缓解了市场对于流动性收紧的紧张情绪,但分析人士认为,加息仍不可避免。

        发改委网站最新消息显示,上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食用农产品价格较前一周下降0.2%。其中蔬菜价格降幅明显,较前一周下降5.4%,比11月初下降14%。

        “价格管制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部分物价的上涨势头受到遏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国兵表示。

        “发改委对物价的管控是短期的,对物价调整也有一定作用,也是理顺市场秩序的一种手段”,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价格管制的同时,一定不要打压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这是最重要的”。

        左小蕾认为,尽管物价管控短期能起作用,“但长期物价调控仍需要关注流动性。”

        王国兵认为,不能排除临时价格管制措施到期后,受管制物价“补涨”的可能。王国兵分析道,“从流动性的充裕程度来看,中长期推高物价的因素还在。”

        在行政干预措施不能“治本”的情况下,市场可能更为关心央行的举动。虽然昨日央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市场仍然预期短期内央行或将有新的紧缩措施出台。

        继10月份CPI冲高至4.4%,市场普遍预期11月CPI将再创新高。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国兵认为11月份CPI低于10月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预计有可能达到4.7%左右。而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预计将达到5%左右。

        为了更有力地控制CPI涨势,央行再度出手似成必然,不过在优先选择何种货币工具上,各研究机构意见并不一致。

        有市场观点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或成回笼货币的主要手段。

        央行10月中旬惩罚性地上调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招商和民生银行共6家银行的法定存准率0.5个百分点,期限2个月。这一临时性政策12月份中下旬将到期,届时,之前被冻结的流动性将重归市场。

        东北证券王国兵此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央行可能首先顺延这一(差别存准率)政策,而且有望将这一政策普及至其他商业银行,并在认为经济增长无忧的情况下才启动加息。”海通证券分析师李宁同样认为这一政策可能  “扩展至其他商业银行”。随着昨日存准率的上调,他们的判断已经被证实。

        但上述两位分析师均认为加息似乎不可避免,这符合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经过央行最近一次加息,目前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也仅为2.5%。以最新CPI为4.4%计算,存款的实际利率仍为负值。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现在最主要的是通胀压力,央行有必要加息。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