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调查

每经网首页 > 上市公司调查 > 正文

华东科技陷“澄清漩涡”技不如人遭重挫9%

2010-12-07 01:18:51

每经记者  杨可瞻

        半个月内两度发布澄清公告,华东科技(000727,收盘价9.76元)最近比较烦。其不仅被多重传闻缠身,更被深交所责令澄清。12月6日,公司对4项传闻作出澄清,同时还宣布拟建1.5代线电容屏生产线。

        然而,澄清公告的“不给力”让市场利好预期落空,华东科技昨日收盘重挫逾9%。

“技术方案不如iPhone”

        华东科技身陷  “澄清漩涡”,还要从11月24日的一份公告说起。

        当天,公司对拥有触摸屏和稀土永磁两大概念作出澄清。公告称,2010年11月17日披露的  《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补充公告》涉及的磁电业务,具体产品主要为软磁,而非稀土永磁。另外,拟投建的1.5代线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并非市场传闻的3.5代线。该生产线属研发试验阶段,产品应用范围为工业仪表仪器触控面板等。其与iPhone虽同属投射式电容屏,但在产品技术上有区别。

        据悉,11月18日,华泰证券的《华东科技还有上行空间》一文称“华东科技是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是太阳能能量采集中必须用到的材料,公司还拥有当前市场最炙手可热的稀土永磁和触摸屏两大热门题材。”

        不过,澄清公告却并未打消资金的做多热情。11月24日至25日期间,华东科技累计上涨19%。从成交席位看,5家券商营业部于25日共买入1.14亿元,占当日成交额的11%。

        由于股价异动,华东科技也不得不发布停牌公告。停牌期间,公司于11月30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对四点传闻进行核查。包括拟建1.5代线是  “做大触摸屏,技术比iPhone的要好”;产能在国内无人望其项背,拥有自有技术与ITO单层技术,及彩色大尺寸电容屏及成品率87%的企业绝对优势;公司是“国内第一的触摸屏公司”;上半年触摸屏“增加了膜对膜产品,且新产品确实用于手机”。

        12月6日,华东科技就深交所要求予以回应。公司称,拟采用的单面ITO玻璃多层设计方案,其关键IC控制芯片需要外部采购,技术方案不如iPhone电容屏的双层ITO玻璃多层设计方案稳定和成熟。另外,有两则传闻纯属个人观点。而膜对膜产品传闻内容不完整,膜对膜产品不仅用于手机,还可用于MP4、小型平板电脑等。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公告还指出,11月底,公司与新应材达成非书面初步意向,共同投资3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进行1.5代线电容屏生产,为迅速引入更高级的电容屏生产线打好基础。但因目前还处于研发、试制阶段,拟合资公司产能尚难以估算。

最大差距是缺GLASS技术

而“技术方案不如iPhone”的说法,其背后真实的差距又是多少呢?

        某南方券商电子研究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华东科技拟投建1.5代线,标志着由电阻屏向电容屏的升级换代。但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公司的电容屏基于FILM技术,而iPhone则基于GLASS技术。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iPhone在做多点触控时,不仅成本更低,灵敏性和感光性都更好;其次,拟投资的1.5代线属工业运用,不仅与iPhone的生产线用途不一样,更因单块玻璃的面积更小,成本效率也远低于iPhone。

        “事实上,此次拟投资的1.5代线虽仅运用于工业,但也并非完全利空,”该研究员谈到,“由于工业电容屏定制化和门槛很高,一般需要很深厚的客户关系。而正因为公司此前一直在销售电阻屏,应该积累了不少客户。只要生产技术过硬,很可能借原有渠道产生新订单。”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触摸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73%至5370万元,占主业收入比重达19%。但同期触摸屏毛利率却下滑了3.31个百分点至0.27%。今年前9个月,公司净利润为-1573.55万元,同时因触控产品亏损增加,预计今年全年将净亏1500万元,业绩同比下降442%。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