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11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依然强劲 通货膨胀担忧加剧

2010-12-02 01:33:14

主要调查结果:

★新订单总量创3月份以来最强劲增速。

★11月供应链普遍存在瓶颈问题。

★投入价格录得2008年7月以来最大涨速,产出价格也相应急升。

    11月份,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走强,整体经营状况出现8个月以来最强劲的增长。汇丰中国制造业PMI11月份录得55.3,高于10月份(54.8)。11月调查还显示,价格压力显著,产出价格与投入价格皆加速上扬,且升幅可观。

        中国制造业11月的产量继续上升,此扩张趋势目前已持续4个月,而此前在6月份和7月份产出曾轻微收缩。11月增速显著,远高于长期平均值。关于增产的原因,制造业厂商普遍表示与新业务量进一步增加有关。

        截至11月,新业务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11月增速显著,为8个月以来最快。调查显示,新业务的增长反映市场需求强劲。月内新出口订单也有增加,增速为7个月以来最大。不过,新业务的整体增速大于新出口订单增速,说明新业务的整体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市场。

        新订单持续增加,导致11月积压工作递增,而且增速比较明显,为5月份以来最快。目前,工作积压状态已持续5个月。不过,11月的用工规模却仅在上月收缩的基础上略有回升。调查显示,促使就业增长的因素包括业务扩张计划和新接业务的增加。减员的受访厂商则表示是雇员退休与辞职的共同作用之故。

        11月份,制造业的投入品采购量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是新业务增长。部分调查样本显示,厂商因预期未来价格上涨而增加采购。本月采购增速为1月份以来最大,但仍不足以阻止采购库存的进一步下降,原因是原材料短缺,厂商需要动用现有库存,而这又主要是因为供应商方面备货短缺,本月供应商平均供货时间也因此出现2008年7月以来最严重的延误率。

        投入品短缺为供应商提供了更大的加价空间,11月的平均投入成本因此大幅上扬,而且涨速攀升至2004年4月本项调查开始以来的第4位。调查显示,棉花、粮食、油、钢铁的价格皆比10月份有所上涨。

        为把投入成本的上涨压力转移给顾客,制造业厂商也提高了其产品出厂价格,而且11月加价幅度为调查历史最高。目前,加价趋势已持续4个月。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