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央行摁下转型确认键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1-14 20:58:03

  “央行不会放任通货膨胀!”11月9日,央行副行长马德伦的话信心坚决,掷地有声。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11月10日,紧缩政策突然降临,雪地无痕。

  从反危机时期的“超级宽松”到2009年8月份后的“适度宽松”,再到2010年10月市场预期的转向稳健和中性,本周,央行终于摁下了货币政策转型确认键。

  过去的这一周,是经济领域警报频频拉响的一周。

  这一周,QE的预期和实施,让全球资本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四处泛滥。在中国的香港地区,外储迭创新高,巨资囤积香港,对内地虎视眈眈;全球异口同声讨伐QE,掀起群儒舌战;中国10月双顺差额新高再现,基础货币投放继续高速扩张,导致流动性大增,资产泡沫风险为各方侧目;各大类生活类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攀升,CPI和PPI继续上升,通胀威胁有增无减。

  过去的这一周,也是经济领域抗洪抢险的一周。

  中国异乎寻常地高调反击QE。为了应对QE威胁和跨境资本洪流,央行高调修“池子”,外管局迅速“筑堤坝”。周小川提出让世人不断玩味的“池子理论”,随之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让存准率上升到历史高点;外管局则公布了4大措施,实施紧急外汇管理,为跨境资本流动筑起坚固的“堤坝”。

  资本市场就在这种剧烈颠簸的消息面中颤颤巍巍运行,有关牛市是否终结的争论,再次成为焦点问题。

  目前,我们认为主导股市运行的,是一对最基本的矛盾。矛盾的一方,是泛滥的流动性,矛盾另一方,是对流动性的反击和管制。股市后期的运行,我们要密切观察这一对矛盾的此消彼长。

  “泛滥的流动性”,它的外部来源是QE预期下的全球资本供给,内部来源是从房地产领域挤压出来的巨量资金和因为对抗通胀而从住户部门存款转移出来的资金。这些因素共同构成股市资金的供给。属于矛盾的一方。

  “对流动性的反击和管制”,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货币政策转型。央行为了对抗流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胀,不可避免地将使用包括利率、存准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一揽子措施来修池;另一个是外汇监管的筑坝。本周外管局的重大举措,不仅可以实质性阻截跨境资本的非法流动,而且在心理上和程序上,将会给跨境套利资本的流入,带来影响。美元指数反常的连续6天大幅反弹,美股连续下挫,不能说,与中国监管当局和全球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热钱阻截行为没有关联。

  这两个矛盾将如何演化?本周央行的举动,已经暗含了问题的答案。既然央行摁下了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确认键,那么,下一次的加息和其他的货币政策,市场将可以持续期待。严重的通胀预期和通胀现实,是直接对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掠夺,因此,孰轻孰重,监管层不会不明白。同时,在QE带来的热钱问题上,监管层不论在舆论上还是行动上,本周已经开始了实质性迎战。

  如此看来,矛盾的后者一方,将逐渐占据上风!

  在上周的《每日经济新闻·证券周刊》的封面评论文章《QE密码 泡沫中的快乐和忧虑》中,我们已经向投资者警示了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那么,经过昨日162个点、5.16%的巨大跌幅后,市场会怎么样?冷静下来,我们认为,也不必过度惊恐。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巨量的流动性支撑,指数将不会以直线下行的方式运行。但是,后市将会呈现出一种反复震荡、而风险越来越大的基本运行格局。

  果如此,那么上周周刊上,封面评论结尾的那句话,现在就仍然有效:我们参与其中,我们却不得不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责编 Cheng.Xu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