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0-11-12 18:25:43
郎振
11月10日晚间23点以后,国美发布公告,大股东与董事局达成谅解备忘录。
看到此消息以后,有点自嘲,转天(11月11日)的光棍节不会孤单,因为有国美相伴。
这样一种结局让我感觉很诧异,的确是这样。
10月20日下午,我和同事到鹏润大厦一起专访邹晓春,当天只有两家媒体分别对其采访,邹晓春和我们聊了一个小时,期间,我一直被一个词汇所困扰——“一揽子方案”,邹始终强调一点,单说某一个问题达成共识,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一口气解决所有问题,在所有问题都达成共识之前,对外放出某一个问题已经解决的言论是极为不理智的。
10月28日晚上七点多,黄光裕方面人士突然联系到我,表示要发表大股东对董事局的一份声明,也算是给11月1日的“门店分离日”一个交代。该文章措辞激烈,明确表示,陈晓要离开。操作该稿件时,我曾致电黄光裕方面,问其是否原样发表,因为我担心这样激烈的言辞会导致双方第二轮战争。但是,我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至11月初,再次采访邹晓春,得到的答案还是“一揽子”,“诉求不变”之类的言语。
风云突变就发生在11月初至11月10日这一周的时间之内,至于期间发生了什么,我暂时还不得而知,因为当事人表示,双方已经就谈判事宜签署了保密协议。
我现在就想问黄家一个问题:你们当时表态又表态的“一揽子”哪去了?
晚上,在写这篇记者博客之前,我深刻地再一次领略到“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
在早前的“928”,20%的一般授权已经撤销。黄家现在要的就是自己在董事局里面的话语权,现在目的达到了。
那么陈晓和邹晓春又是什么位置呢?
在现在的连锁行业,能够真正在能力等各方面强于陈晓的人,有谁?
如果陈晓立即下台,那么谁能领导国美?
邹晓春的能力不得而知,因为他的确没有领导过国美这样航母级的企业,但是表面看来,陈晓的优势恐怕还是要强一些。
现在,邹晓春如愿进入董事会,陈晓仍旧保留其主席一职,在现阶段,是最好的结果。因为,无论是大股东还是董事局都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苏宁那份几乎完美的三季报,他们恐怕意识到:继续争夺的结果就是真正成为行业老二(落后于苏宁),而这个行业只有老大和老二。
黄家会就此罢手吗?我觉得不会,个人判断,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陈晓一定会离开董事会,这很有可能是陈晓与黄光裕方面谈判的结果。
我把国美争夺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928”决战,双方交手,互有胜负;
第二阶段:11月11日,谅解备忘录,不再形成对立之势,双方初步和解;
第三阶段:两年左右陈晓离开,陈既是告老还乡,黄氏也可以在两年之中找到理想的接班人,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陈晓不敢随意“动”大股东的利益,因为大股东仍旧可以用门店问题相威胁。
第四阶段:后陈晓时代,贝恩退出,因为贝恩一定会退出的。
突然想到陈晓这个人,之前背上了“乱臣贼子”的骂名,在未来国美的经营中还要处处小心,既要小心黄光裕的发难,又要步履薄冰地发展国美,只要国美发展的不好,就要面对黄光裕方面的指责。
而现在的黄家,坐等国美股价上涨,保留“批评权”,何乐而不为?
掌舵国美这样的企业可真的不是简单事。
至此,我想,国美虽然永远不会画上句号,但是国美争夺战已经画上了句号。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的国美报道,恐怕要围绕其经营问题而展开了。
我做家电记者时间并不长,仅仅六七个月的光景,但是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当中,经历一次家电界、财经界乃至整个商界“十年一遇”的大事件,是我的荣幸。
在近三个月,四十余篇的报道中,虽不能说领先于同行,但是至少是在同行中得到了一定认可,应该说在已经无憾。
国美基本圆满,但是,其他的财富故事仍将延续,我,也将重新上路!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