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欲重现牛市风范?
2010-11-02 03:53:36
每经记者 张冬晴
时隔三年,在经历了上一轮行业景气度高峰期后,中国船舶(600150,收盘价72.18元)至今仍然行走在行业复苏的道路上。
不过,随着昨日中国船舶的巨量涨停,投资者不禁要问:中国船舶,王者真的归来了?
时隔三年王者归来?
曾经300元的股价、5.53元/股的业绩,中国船舶成为一轮牛市抹不掉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中国船舶的走强,使得市场资金不得不重新关注这一历史上的牛股。
昨日(11月1日)中国船舶大幅放量强势涨停,受其刺激,中船股份、广船国际也纷纷大幅飙升。
三季报显示,今年7~9月份,中国船舶业绩高达1.169元/股,环比增幅高达39.5%。莫非中国船舶业绩又驶进了一个增长的快车道?
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坚守中国船舶的机构已寥寥无几;今年一季度,基金等机构大量退出;二季度,南方隆元等基金和中信证券等机构虽有短暂进驻,但三季报股东情况则显示,上期9家机构,本期仅剩下4家,唯一的一家基金也只是小幅增持。
行业景气度仍存变数
机构冷落无关紧要,但增发股东解禁就抛售套现似乎不能不引起重视。业内人士通过对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度的分析给出了一个答案。
9月27日,中国船舶4亿股限售股刚刚解禁,就有股东立即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以52.10元/股的价格抛出500万股,套现金额2.6亿元。而从中国船舶半年报来看,如果不是增发解禁股套现,那就只有大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才有一次性套现500万股的能耐。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大股东在敏感时间套现的可能性较小,27日解禁增发股东因看淡公司前景而减持更好理解。
但是,随着今年以来船舶业新接订单逐步回升,船舶市场景气度回暖已经出现了苗头。海通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方威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出现了小阳春迹象,中国船舶的造船业务也明显回暖。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考虑到船舶市场前景并不是十分明朗,行业景气度回暖能否持续仍存变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