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惜售!东北粳稻增产仍涨价

2010-10-28 01:21:26

每经记者  何珺  发自北京

        今年的东北粳稻市场有点“矛盾”:一方面,东北粳稻收购基本结束,但农民惜售心理重,市场主体并未大规模入市;另一方面,在新粮购销较为平淡的同时,丰收之年的东北粳稻价格却卖到1.3元/斤,较去年同期明显上涨。

        中储粮下属的中华粮网测算,今年东北粳稻将增产约两成,而全国粳稻约一半产自东北。

        截至10月11日,秋粮收获进度已过七成。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今年9月国内稻谷收购价稳中有涨,其中粳稻收购均价为2500元/吨,环比涨1.5%;去年9月为2173元/吨,同比涨了15%。

        “虎林地区的粳稻收购价格已经涨到1.3元/斤,而去年是1元/斤。如按1.3元/斤收购,再按1.8元/斤的大米卖出,企业几乎没有利润。”黑龙江省虎林宝国大米加工厂负责人陈国君昨日(10月27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农民惜售,今年的收购情况很不理想。

        一位业内人士称,“基本上所有农户都知道南方受灾、水稻减产的消息”,不少农户还知道,今年持续的拍卖导致国家水稻库存下降,后期会有补库需求,因此普遍看涨而惜售。

        业内人士称,10月下旬起,东北地区大型的大米加工企业开始挂牌入市,但收购数量目前都较小。比如,益海嘉里主抓优质粮源,出米率70%以上的圆粒粳稻到厂价为1.34元/斤,中纺收购的出米率66%的圆粒粳稻价格为1.25元/斤。

        陈国君告诉记者,虽然价格涨了,但市场并不火热,大型收购主体还没开始大量收购,从南方过来收水稻的企业也很少。而且,“眼下东北铁路运输越来越紧张,很多稻米都运不出去。”

        “为了避免因抢购而进一步抬高粳稻价格,今年的运输补贴可能被取消。”知情人士透露,取消运输补贴将使南方企业入关收购的成本每吨提高一两百元,有望抑制粳稻价格继续上扬,加上东北粳稻增产,偏紧的供需态势将得到缓解。

        邹伶艳分析,由于南方水稻有价格优势,收购主体今年普遍  “重南轻北”,如果东北市场持续目前谨慎的购销态度,高开的价格将承压。目前,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稻价已开始稳定并稍有回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