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2010-10-22 03:41:38

每经记者  李听  发自上海

        昨日(10月21日),针对中国保险营销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国保监会终于宣布:正式启动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了  《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发布《意见》正式启动改革工作较为适宜。以前,大进大出的粗放保险营销运行机制严重损害了保险业形象,降低了人们对保险的认同度和有效需求,不利于保险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现行保险营销管理模式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基本利益保障不充分。

        对于此次保险营销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逐步理顺和明确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关系。同时,要求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转变营销发展理念和方式,促进保险营销队伍稳定发展。

        此次改革还鼓励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的保险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逐步实现保险销售体系专业化和职业化。加大对外开放,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设立大型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销售公司,加快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和国际化步伐,通过建立新型的保险销售体系来承接现有模式。

        一位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对各级保险监管部门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对于符合现行法规制度,采取新模式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将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

        记者从上海某保险公司营销服务部得知,该营销服务部每个月招收一个新人班,2008年11月,该部新人班共招收42人,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39人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业,1人转到其他保险公司工作,只有2人还留在该部工作。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保险营销行业要改变现在这种局面,必须等现有的这批营销老人退出保险业,由有专业、职业化的保险新人撑起局面,保险业才能够真正提高行业美誉度。

        南开大学保险系朱铭来教授认为,保险行业要实现专业化,就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等基本知识。目前来看,保险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低于银行、证券等金融从业人员。过去保险营销人员,主要考量的是他的社会活动能力,今后可能重点要看其专业化的知识水平。

        朱铭来表示,就保险职业化来说,过去在员工的管理体系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对保险代理人的身份认定,介于员工和中介之间,比较模糊,今后将在制度上逐步向员工的管理体系过渡,给员工一定的福利和保障,稳定人员结构。

        对于目前我国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朱铭来表示,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要加强人力资源投入,目前保险机构对从业人员投入的成本远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得保险从业人员和保险公司没有密切的关系,行业稳定性不强。同时,跟国际保险业相比,中国缺少专业化的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现在的市场份额很少,在这方面应该有所突破。

        对于保险从业人员,朱铭来认为,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定性。很多人把保险业当作一个失业后的过渡性行业,没有作为自己职业的追求。作为保险营销人员,要有一个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规划,只有这样,保险行业才能稳定持续地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