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货币供应量十年扩大450% 专家担心引发危机

证券日报 2010-10-18 15:28:33

9月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这引发了业内对于未来货币泛滥的担心。经济学家们认为,过去十年M2已增长450%,继续的话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泡沫升腾,甚至严重的金融危机。

  9月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这引发了业内对于未来货币泛滥的担心。经济学家们认为,过去十年M2已增长450%,继续的话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泡沫升腾,甚至严重的金融危机。

  据悉,目前我国的M2是GDP的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本、韩国不过是1倍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在《求是》撰文指出,就中国而言,目前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大都保持着弹性和余地,可以做到松紧有度。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中国在未来仍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能够从容应对危机。(证券日报)

  背景资料: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通俗讲就是发行的钞票。可以说,近年来中国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就是央行发行了过多的钞票,造成通货膨胀。

  央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太高了。这是近十年来的广义货币供应量:1999年为11.76万亿,2000年为13.24万亿,2001年为15.28万亿,2002年为18.32万亿,2003年为21.92万亿,2004年为25.01万亿,2005年为29.6万亿,2006年为34.55万亿,2007年为40.34万亿,2008年为47.51万亿,2009年达到了惊人的60.62万亿。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货币供应量增加到了原来的3倍。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一般来说,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较多地反映了经济体系中消费需求的变化;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与投资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简言之,M1对应着消费,M2对应着投资。因此,未来货币结构的变动如何,主要还是要看经济运行趋势和变化。

责编 刘坤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