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闲置土地新规 800房企面临“断炊”

2010-09-28 01:36:31

出发点很好,客观上也能在楼市中积极增加有效供应,加速开发,但具体执行是一个难题。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千万不要透露我们的销售额。”昨日(9月27日),上海一家房企的销售经理在电话中一再嘱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3天,这家公司曾卖出近百套千万元的豪宅,因此担心自己成为调控的“活靶子”。

        这是9月26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的24小时内,上海房地产业的最新反应。

        同一天,其他城市开发商的反应与上海差不多。整个房地产业似乎笼罩在暴风雨前夜的恐惧中。

800余房企或被禁止拿地

        《通知》规定,因企业原因而闲置土地一年以上的房地产企业,禁止竞买人及其控股股东参加土地竞买活动。

        而在国土部今年公布的2815宗闲置土地中,因企业原因而被闲置的近850宗闲置地块,涉及800多家房企和个人。这些企业是否面临着禁止拿地的局面?

        对此,业内产生了分歧。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表示,“因为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一年的企业”应该如何认定,又如何追查控股股东的身份和责任,这是《通知》未尽的事宜。

        已经开发了一部分,其余部分尚未开发的地块,是否属于闲置土地?大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类未完成开发的土地,只是因为需要更好地规划而未立即动工,不属于闲置土地。

        另外,有的土地已被转让多次,难以界定造成闲置的主要责任方,要追查这些地块的开发商及其控股股东,并禁止他们买地,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以被点名因企业原因闲置土地的宿州市雪枫路住宅为例,根据此前的资料,它属于中房集团九江房地产开发公司,但中房集团的工作人员昨日透露,这些项目的股权早已转让。

        刘渊认为,两部委出台《通知》的出发点很好,客观上也能在楼市中积极增加有效供应,加速开发,但具体执行是一个难题。

非品牌房企受冲击更大

        即使《通知》未列明具体执行事宜,但还是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中房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与欧美房企相比,我国房企在规模上已不输它们,但在资金周转速度和资金利用率上,却处于下风。因此,《通知》对闲置一年以上土地的房企进行处罚,会促进企业提高经营能力,对整个产业带来革命性促动意义。

        陈晟表示,那些周转率比较快的公司,比如万科、龙湖、绿城等,会进一步加速资金周转。因此,受冲击最大的,是那些靠土地升值获取高额利润的非品牌房企,这类房企有可能不得不转型,甚至逐步淡出房地产市场。

        记者昨日统计了2815宗闲置土地中因为企业原因闲置的地块,发现大部分属于各地的中小房企,全国性的大房企非常少。

“豪宅热”将就此降温?

        《通知》发布前,多家房企老总向媒体公布了进军豪宅市场的计划。一方面是因为土地成本越来越高,不得不开发豪宅;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普通商品住宅市场受调控政策影响容易波动,开发豪宅更为保险。

        但根据《通知》,主要提供豪宅的非小户型项目用地和容积率1.0以下的土地被严格禁止,这使得上述房企的豪宅计划破灭。

        近期各地豪宅热销。易居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昨日表示,“豪宅热”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通知》明显指向于豪宅用地,可能意味着新一轮调控将会在高端住宅市场展开。与此同时,针对豪宅的房产税昨日也被传可能近期迅速出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