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郑眼看盘:短期震荡为主 中线还宜忍耐

2010-09-19 10:48:10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周五沪深股市平收,沪综指微跌0.15%至2598.69点,深综指涨0.05%至1157.12点。大盘成交额忽然大幅缩窄,显示市场抛压暂时平息,但买气同样不济。9月份期指合约涨0.48%以2866.2点摘牌,新主力合约——10月合约涨0.53%至2878.8点,沪深300指数暂涨0.13%至2861.37点。

        有关方面就银行资本充足率上调的传言进行了辟谣,但未就加息或其它手段方面的消息进行辟谣,市场对此的预期较为混乱,加上周末及未来双节休市,所以大盘总体表现显得十分犹豫。然而,昨日内盘的几乎所有商品期货走势偏强,似乎完全不理会周末随时可能宣布的加息可能,市场的通胀预期随国际金价乱涨而空前提升。

        如果有关方面实际上并不打算加息,却又不肯对此进行辟谣。那么惟一的解释就是想以此震慑楼市,压制农产品等炒家热情,也希望持币待购屋者不要急着入场,对楼市再起推波助澜作用。如果真是这样得话,虽然会起一些效果,但长久使用此类策略或得不偿失,其震慑效应势必有个递减衰减过程,最终可能完全不起作用。

        治大国如烹小鲜,技巧固然重要,但笔者相信从长远来看守拙效果更好,厚道一些可能比技巧更为重要。在治理大国时,尤其是想长治久安时,过度的技巧使用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在最近几年的楼市上可看得最为清楚。

        或许有些部门想不加息又能得到类似加息那样的效果,所以就暂不对加息传言进行辟谣,这就未免将问题也想得太简单了。商品期货市场中部分炒家或许看透这一切,期价似已按摁不住,尽管要冒周末随时加息的风险,尽管要冒人民币升值的风险。

        笔者认为,当前的内外形势实已达极限,想控制通胀预期的手段已用了许多,甚至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效果依然不很明显,因此现在可能确实到了该下重手的时候了。

        从外部来看,美国在乱印钞票,似乎有那么点不怀好意,因反正可由全球持美元资产者分摊损失。从我们内部看,贷款、零售及工业产值均有所回升,外贸情况也不错,物价压力有增无减。也就是说,通胀压力在内外因素夹击下可能在未来变得更严重,更何况近期美元又大幅调整。

        对于股市来说,加息不一定是什么利空,反可能利空出尽,这在以往走势已被多次证明。相反,如果始终不实施重磅措施,如果未来物价真被纵容得难以控制时,那么届时股市反可能受到重创。我们的调控往往在该防微杜渐时不作为,过后又过度地下猛药,货币及财政政策的合理性长期以来就存在问题,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美国就人民币一事进行施压,近期人民币确实也走得极强,航空股受益了不少。笔者对处于高失业率状态下美国政府的焦急心情表示理解,却不认可它的观点。笔者认为,货币高低最主要标尺就是购买力,所以人民币未必有啥升值空间,反有贬值空间。2005年时,货币购买力远强于现在,当时人民币是有升值压力的,现在已今非昔比。未来数年,国内最低工资线将大幅调升,有些专家称民工薪资会翻番,这种情况下如果本币再大幅升值,我国的人均收入必向上猛窜,幅度将会非常惊人,这显然是不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基础的。

        从购买力平价来看,人民币的真实购买力其实也有限,不说汽车、房产、奢侈品等远高于国外,就是连衣、食、行、教育、医疗、电信、文娱等方面的购买力也极其有限,比如国外沃尔玛中的许多“中国造”的售价就比国内便宜。

        周末投资者当然得看利率政策方面的消息,只要这方面并无明确消息宣布,那么投资者一般是可以观望的,暂也没必要急着下手买股,估计股指或继续维持窄幅震荡格局。

        从中线看,可能大盘得等到11月份才有较大机会,暂时机会有限,因银行为首的指标股在楼市不稳时难有上佳表现,而11月初新股解禁潮也将压制在此之前的小盘股走势。因此,当大、小市值个股均没明显机会时,股指就一般难有太大机会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