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2700点焦虑症

2010-08-29 23:46:51

究竟是什么,支撑A股市场出现了经济向下、指数向上的结果?答案是政策。

每经记者  曾子建

        这是一个略有些沉重的话题。

        当指数刚刚摸到2700点时,反弹行情就这样调头向下,人们不免感到焦虑。

        越是焦虑,越是迷茫。回顾8月以来的行情,别说2700点,就连2600点也是几上几下啊。如今,似乎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接下来,究竟何去何从?

        本周行情的不振,是造成焦虑的表面因素,为弄清实质,有必要对本轮行情进行一次梳理。惟有弄清了背后的原因,我们才能挥别焦虑。

        7月初,大盘见底2319点后,反弹行情正式拉开序幕。但由始至终,市场对行情的判断也仅是反弹,而非反转。

        首先,目前的宏观形势,并不支撑反转的到来。最近两个月,市场其实一直都在宏观面并不向好的背景下逆势上行。如我国的PMI指数,最近几个月不断下滑,上半年经济增长亦低于预期。尽管众所周知,它们都是主动调控带来的结果,但毋庸置疑,这些已反映了目前宏观面的真实状况。

        再来审视一番海外经济,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情况都不容乐观。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连续第三周上升,同时,房屋销售数据也不尽如人意。显然,政府刺激政策的效果减弱后,经济再度出现放缓。在欧洲,欧债危机的影响不仅没有彻底消除,反而还有继续延伸之忧。

        究竟是什么,支撑A股市场出现了经济向下、指数向上的结果?答案是政策。

        很明显,7月以来,为了配合农行等大盘股上市,宏观调控的力度有所减弱,甚至出现了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加货币供应的办法,来维持市场的相对强势。然而,当农行、光大等银行股上市后,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了密集的调控之声,本周则尤为明显。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政策的焦虑油然而生。

        宏观面似乎还没有看到向上的转机,政策面也“不依不饶”地紧张起来,如果再回望市场本身,确实让人感到不安。

        谈及市场,不能不提到农行。农行上市一月有余,2.68元的发行价是一面旗帜,是一个标杆,但更像最后一块遮羞布。“保发”究竟有多大的市场意义?保住了,就真的意味着银行股该值这个钱?保不住,就真的会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A股市场,本不该为了农行的保发而弄得如此焦虑,因为广大投资者根本无暇顾及。大家真正焦虑的是:为何冲击2700点无果?反弹还能否持续?

        陷入焦虑的,不仅是普通投资者,各路机构亦然,大家对当前市场看法的分歧,可谓空前巨大。基金经理有继续看多的,而唱空到明年的也大有人在。在私募圈,有大佬已经几乎空仓,也有交易型选手继续满仓。

        2700点的焦虑症,究竟还有得治吗?其实,虽然大盘近期处于调整之中,但我们可以看到,股指本周只是下跌了1.19%,并没有跌太多。市场人气依旧很旺,个股的炒作也并非死水一潭。目前,在市场唱主角的,是深度介入的游资,只要他们不离场,反弹也就不会结束。

        归根结底,要想摆脱焦虑症,还要看市场“脸色”。大盘走得好,焦虑症不治而愈;走得不好,也不必如此焦虑,因为日子还会继续。相信2700点绝不是本轮行情的顶点,或许我们正站在2700点的十字路口,等待一盏绿色的信号灯。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