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贷后管理存漏洞 消费贷变身“房贷”

2010-08-03 03:05:39

每经记者  张玮  发自北京

        受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银行房贷业务呈现持续低迷。然而,记者发现,房屋抵押消费贷已经成为部分炒房者获取银行信贷的另一通道。

房贷低迷  消费贷受宠

        尽管近期银行都加大了对房贷的管理力度,但部分银行对客户通过“消费贷”得到的授信额度进行的管理还不甚规范,这为借款人利用消费贷进入房地产市场创造了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部分银行个贷业务部门获悉,在房贷业务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消费贷却成为个贷业务人员向客户推荐的“主打品种”。

        某银行个贷业务部客户经理向记者透露,客户将房产抵押给银行,银行给予客户一个供综合消费的授信额度,对银行而言,可以提高其利率收入,而客户则可方便的获取授信额度,此类贷款做成的概率较大。

        “业务人员是靠业绩说话的,现在房贷业务太冷清,我们闲得直发慌,所以很多房贷人员近期都在做消费贷。”他指出。

        招行某支行业务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借款者在该行的消费贷申请成功以后,必须刷卡消费。但在申请购买房产时,其授信额度被中介和开发商的系统给屏蔽掉。所以,贷款最终的流向管理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贷后管理漏洞藏风险

        尽管房贷受限,炒房客却能利用银行推出的“消费贷”曲线贷款买房。

        上述客户经理表示,部分银行业务人员为提高自身业绩争取客户,在审核方面相对宽松,银行对贷款的使用流向并未严格监管,消费贷就有可能成为炒房客用于购置多套房的还贷资金,给资金流入楼市制造了机会。

        建行某支行房贷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家银行推出的多种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主要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消费性个人贷款,并不包含房贷。银监会则要求银行在审批消费贷款时需要客户提供明确的贷款方向。然而,不少购房者与装修公司等相互配合,加之个别银行审批不严等因素,客户在获得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可能用于购房或支付每月所还贷款。

        记者了解到,银行“消费贷”存在的漏洞正是填补了炒房客的炒房黑洞。比如,客户以申请装修贷款的名义,将手中的房屋抵押给商业银行,银行按照房贷评估值的70%以内提供消费贷款,在贷款获得审批后,银行将资金直接划拨到客户签约的装修公司账户。

        如此操作,完全满足贷款额仅用于消费、贷款由银行直接打入第三方账户的条件。实际上,该装修公司与客户早就达成了协议,客户只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就可领走这部分贷款,用于支付房贷,贷款再度填补炒房黑洞。

        上述建行某支行房贷业务负责人则表示,银行虽然提高了“消费贷”业务的审批门槛,但贷后监管力度却有待加强,虽然该类业务的利率上浮增加了银行收入,却属于违规操作,风险不容小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