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地产公司 集体为现金流发愁

2010-07-31 11:29:55

每经记者  王炯业

        在2010年遭遇政策打压后,地产公司中期业绩会不会受到影响开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从已经披露中报的地产公司来看,大部分公司的中期业绩都非常亮丽,出现同比大幅增长。同时业内人士指出,地产公司业绩具有一定滞后性,中期业绩更多是体现去年的销售情况,因此要真实反映公司业绩,经营活动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而从现金流情况来看,地产类上市公司较为紧张,在已经披露中报的223家上市公司中,地产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都不是太好,特别是嘉凯城(000918,收盘价9.82元)和招商地产(000024,收盘价19.76元),位列223家公司倒数第一位和第二位,中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2.21亿元和-19.99亿元。

        “据我们分析,今年有好几家地产公司开始在现金流上发愁了。”国内一家大型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昨日(7月30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嘉凯城经营现金净流出22亿

        嘉凯城作为浙商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经营主体,旗下包括嘉业、名城、中凯三大品牌。

        嘉凯城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净利润4.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负;中期每股收益为0.25元。

        其实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应归功于嘉凯城去年9月完成的资产重组。在去年9月份完成重组之前,嘉凯城的前身还是一家多年亏损的乳制品企业,重组的完成,使得嘉凯城的房地产可结算资源大幅增加。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嘉凯城就开始实现扭亏为盈,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8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40.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而2009年一季度为亏损1725万元。

        不过在盈利增长的背后,嘉凯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大幅下降,上半年嘉凯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2亿,去年中期则为-0.2亿。

        嘉凯城证券事务代表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今年确认收入和利润大多是去年销售的项目,而去年房地产市场的行情较好,公司的销售情况也良好。

        而对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的问题,该人士表示,一方面是今年上半年受到政策调控影响,销售没有以往好;另一方面是有的项目在去年年底就已经销售完毕,而新项目还没有开始销售,再加上公司拿地和项目开工的支出,这都会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

        上半年数据显示,嘉凯城存货为93.08亿元,与年底相比增加了37.19%;预收账款为22.7亿元,与年底相比减少了34.85%。

        “6月末,嘉凯城账面上22.7亿元的预收账款仅锁定了公司全年预测房地产销售收入的88%,公司下半年销售任务仍然任重道远”,中银国际在研报中指出。

地产公司经营现金流集体下滑

        除了嘉凯城,其余地产类公司的现金流情况也存在隐忧,在已公布半年报的地产公司中,几乎所有公司都存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的问题。

        招商地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81亿元,同比增长142.76%;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15.7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1元。然而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0亿元。

        另外东湖高新(600133,收盘价9.71元)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255.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9.12万元,同比增长34.53%,然而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也从去年同期的正数转为负数,

        类似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地产的公司还有绿景地产(000502,收盘价8.73元)、莱茵置业(000558,收盘价7.65元)、栖霞建设(600533,收盘价5.52元)等。

        一位资深财务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虽然可以做得非常漂亮,但是现金流就会暴露其真实情况。

        “在调控政策下,地产公司的中期业绩还能实现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去年的销售情况非常好;不过现金流情况,才真正反映公司今年的真实情况。”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