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4 22:08:44
每经记者 张长颖
2010年7月1日,是农行IPO网下申购的首个交易日,根据安排,本次网下申购时间为2010年7月1日至7月6日,网上申购日期为2010年7月6日,这意味着距离农行上市日期已越来越近。农行IPO资金压力问题一直受到市场关注,随着农行上市日期的临近,其对资金面的抽血效应究竟会对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呢?
频受关注的农行上市进程
自农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进程正式启动,作为超级大盘股,市场普遍担心在目前低迷的市场背景下,农行巨额IPO会导致大盘资金面巨量失血,而且普遍预期农行IPO冻结资金规模将超万亿元,引发市场对资金面紧张的担忧,对本已脆弱的投资者的心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部分导致市场从4月开始连续走弱。
按照农行IPO时间表显示,网下申购及缴款日为7月1、2、5、6日4个交易日。在此前的初步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对于农行的认购股数已超过700亿股,认购倍数已高达16倍。而为确保上限发行及较为稳健的后市表现,农行最终放弃高定价,转而选择较为审慎的价格区间,也增强了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网上申购目前尚未开始,将在7月6日启动。
据某证券公司人士估算,目前有资格参与网上发行的网下配售对象超过1000个,且均为机构投资者,按每家网上申购1000万股计算,网上申购资金将超过270亿元。预计此次农行网上申购资金规模将在1万亿左右。这也是直接导致银行间市场资金失血,推高6月中下旬资金价格的原因。
实际上从初步询价结果看,机构投资者对于农行的认购股数已超过16倍战略投资者大额认购,缩减了发行规模。同时,“绿鞋”机制的行使,将维持市场稳定。此外,农行定价区间低于市场预期,不仅使得农行上市后破发的风险降低,也将使得冻结资金量大幅减少。申银万国证券债券研究员认为,农行IPO冻结资金可能在8000亿元左右,而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因此,一旦接近农行新股发行,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会更加明朗。
公开市场操作为农行保驾护航
本周公开市场操作最大的意外之举,莫过于3个月期央票的暂停投放。周三,人民银行公告了周四央票的发行计划,除了隔周发行的3年期央票外,例行的3个月期品种却并没有出现在这则公告中。一二级市场悬殊的利差,使得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存在继续调整的内在要求。但央行如果任由发行利率上行,所传递的货币政策信号显然不利于短端利率的稳定,并且在资金紧张的局面下,保持回笼力度的必要性大大下降。央行此时暂停3个月期央票发行,即回避了调整发行利率的压力,也可以顺势向市场投放更多流动性,是两全之举。而在央行不遗余力的资金投放之下,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资金面缓解已是大势所趋。
截至本周,央行已连续六周净投放,累计达7830亿元。分析人士称,央行不断为资金面注水,主要是考虑到农行上市对资金价格的推升作用,以缓解资金面的紧张状况,为农行顺利上市保驾护航。
因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为1440亿元,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670亿元,较上周2010亿元的净投放规模下降逾六成。这也是在资金面紧张状况有所缓解的局面下做出的微调。周四招标的220亿元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持平于2.68%,也表明了央行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意图。
资金面的缓和在资金价格上有所反映。7月前两日Shibor利率全线掉头向下,7月1日除7天期Shibor利率走高外,其余7大期限Shibor利率全面下行。其中1个月期Shibor利率下行幅度最大,达37.38个基点;紧随其后的是2周期Shibor,其利率下行23.25个基点至3.1092%;隔夜Shibor利率下行1.91个基点至2.2492%。截至7月2日14点2周期品种和1个月期品种分别下降了18.67和16.09个基点,继续呈现向下趋势。而7月1日,银行间回购利率几乎全线回落,R021大跌86基点,7月2日继续下挫。数据显示,7月1日银行间市场隔夜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报2.24%,较前收盘跌3个基点;7天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2.65%,较前收盘涨3个基点。1年期央票收益率跌0.18个基点,至2.3273%;3个月期Shibor跌0.47个基点,至2.6261%。截至7月2日记者发稿前,各期限利率也继续回落趋势。
资金面何去何从
历史数据来看,国有四大行之一的工商银行上市前资金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行。2006年7月18日起IBO001从1.9368%跃升至2.2610%,至工商银行上市日10月27日之前一直在高位运行。2007年9月14日建设银行上市之前IBO001直接从3.0700%跳升至4.0111%,涨幅惊人。这反映出国有大行的上市对资金面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抬升了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
“农行的上市的确对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提出了考验,虽然发行数量小于预期,但在弱市格局下仍然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大同证券分析师刘云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10年7月1日,中国农业银行A股网下申购开始后,战略配售缴款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战略配售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了农行的认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泰康人寿等均已成为农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战略投资者。其中,仅中国人寿认购缴款接近40亿元,而全部保险资金缴款接近100亿元,战略配售缴款总额超过300亿元,已超过预设目标。
根据农行公告,农行拟向战略配售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02.28亿股,按每股2.68元计算,战略配售的总金额将不超过274.12亿元。因此,此次战略配售可能会采取比例配售的方式,参与战略配售的机构,或无法足额配售。
刘云峰指出,战略投资者的参与减少了农行上市对资金面的压力,但是农行询价价格较低,也吸引和锁定了较多的申购资金,对市场资金面的确存在挤出效应。该挤出效应在弱市中又被放大,导致了6月末大盘的急剧波动。
信达证券分析师梁浩表示,农行的发行受到大型机构的追捧是早已形成的默契。不少机构都存在主动或者被动的配置需求,农行的上市也将影响机构对整个银行股的配置结构。目前来看,银行股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但资本金的要求又促使其不断寻求融资再融资,从而继续增加筹码的供给。农行上市后预计二级市场的承接不会太多,除非定价特别有吸引力。二级市场的表现暂时无法完全预计,是否能完全承接主要是看大盘是否到达底部以及农行自身价位。一级市场方面农行上市影响不大,其融资金额相比沉淀在一级市场上万亿的打新资金而言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关键是一级市场是否认可其定价,有没有认购的意愿。
梁浩指出,公开市场操作作为比较短期的金融调控工具,对其作用的度量应持谨慎心态。中长期来看,流动性的趋紧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活跃程度下降,央行紧缩政策的持续以及货币流转速度的下降。目前央行也处在政策观望期,在实体经济增速的保障和超宽松政策退出中寻求一个平衡。如果继续银根紧缩的政策,那仍然可以维持银根紧缩无牛市的判断。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其实并不缺钱,农行的上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如果农行上市后行情明朗起来,资金的流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另外,下半年流动性管理任务依然艰巨:公开市场巨资解禁压力仍然较大。资金到期量合计将达到2.17万亿,与今年上半年基本相当。这意味着在资金面紧张局面得到缓解之后,下半年公开市场面临的回笼压力巨大,存款准备金率也仍有上调空间。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标可能仍然是外汇占款的增长幅度和实体经济实质性探底风险的有无。公开市场操作会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影响市场资金面的运行情况。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