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专业化孕育新型市场 零售企业新战略各异

2010-07-01 03:46:29

零售行业上半年高成长较为确定,部分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有超预期的可能,这为中报行情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场普遍认为,低基数效应造就了商业零售行业2009以来的高增长,行业成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因此行业投资空间不大。但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消费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行业的长期价值正得到充分显现;另外,行业2009以来的高增长虽然可部分归因于低基数效应,但更充分反映了零售市场逐级升温的现实,预计下半年行业投资回报将继续超越市场。

防御性特征明显

        2010年1~5月,A股市场呈震荡向下的趋势,沪深300指数回报为-22.44%,而零售行业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行业指数回报为-10.47%,防御性特征明显。

        2007年至2010年,商业百货行业相对整个市场的估值溢价一直保持在20%~80%之间。2009年四季度以来,行业逐步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整体估值中枢迅速上移,目前行业估值溢价处于历史高位并有钝化特征。如果市场整体估值中枢下移,行业估值水平有可能随之回落。但重点上市公司PE已处于历史低位,下行空间有限。因此在消费成为热点和行业成长预期明确的双重作用下,下半年零售行业依然是值得投资者选择的品种。

        零售行业上半年高成长较为确定,部分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有超预期的可能,这为中报行情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国家出台直接刺激终端消费或改善公司成本负担的政策,下半年行业增速将高于预期。

        从各零售业态分析,百货零售市场表现相对较好,而专业连锁和商业物业由于受到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跌幅相对较大,预计这种政策效应将对与地产行业有关联的公司形成长期压力。但是专业连锁和专业市场往往孕育着新兴业态,这些新兴业态代表消费的发展趋势,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其中处于景气上升阶段的公司。例如天音控股(000829,收盘价14.46元)和海宁皮城(002344,收盘价33.02元),今年1~5月涨幅分别达到7.02%和58.88%。

将进入稳定增长期

        分业态看,百货业销售增速明显高于超市业。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各业态中,百货业态销售增速为16.6%,门店增速19.4%,其中销售增速超过10%的企业比例为82%。而以超市为代表的快销品零售业态销售增速为12.3%。百货行业上市公司201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为20.70%,高于超市行业15.23%的增速。一般而言,百货公司的收入弹性大于超市公司,因此更能分享经济复苏带来的经营回升。

        预计上半年行业收入增速为23%~25%,但下半年这一增速将逐季回落。这主要是由于低基数红利的逐步消失,同时国家尚未出台对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政策,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新型市场不断出现

        随着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零售企业更多地采取“聚焦”战略,根据自身优势调整市场定位,更多地专注于某一细分业态,重点为特定档次、特定人群服务。新型市场首先来自于行业的专业化趋势。屈臣氏的兴起就是超市专业化的具体体现。例如海印股份(000861,收盘价11.70元)拥有的主题商场面向特定的消费对象,以特定的商品种类作为经营范围,整个商场的商品只突出一个主题。与专卖店的区别在于主题商场由不同特色、不同服务、不同品牌的商品聚集而成,与传统百货公司的区别在于,主题商场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消费感受。

        其次,商业连锁经营模式与其它产业的融合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例如农机流通行业在农机需求增长和国家政策扶植的刺激下将保持高速发展,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吉峰农机(300022,收盘价36.40元)作为国内最大的农机连锁企业,有望成为农机流通行业的整合者。

        又如汽车销量及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使汽车经销行业处于景气上升阶段,而我国汽车经销行业的低集中度为汽车经销商横向整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新设和收购4S店迅速扩大规模,成为这些大型经销商的战略选择,大厦股份(600327,收盘价8.98元)将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上,投资者应更多地关注具有业绩支撑、市场表现相对稳定的百货和超市公司,特别是治理结构完善和经营风格稳健的公司。下半年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依然较大,良好的公司基本面将是投资者最好的投资理由。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布局  “结构性”投资机会。2005~2009年秉承连锁扩张战略的公司投资回报远远超越大盘。在经济转型时期,投资者也应着眼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去发现新的“苏宁电器”,在有安全边际的情况下选择拥有新兴业态或具有扩张潜力的公司。  银河证券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