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高等教育40%入学率被指“偏低”

2010-06-22 01:53:57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发展规划》)。

        教育部一位相关负责人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教育发展规划》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历时一年零九个月,并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记者了解,这次新发布的《教育发展规划》共包括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三大部分,涉及22章。其中,体制改革成为主体部分,分别阐述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保障经费投入等环节。

教育经费占GDP4%有难度

        此前于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教育发展规划》。“这次最终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发布,表明《教育发展规划》意义重大,教育部将全力实施并完成各项指标。”教育部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该人士介绍,《教育发展规划》发布后需要多个政府主管部门联合执行,教育部将全力配合并组织实施。

        “总体而言,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系统性的改革方向与路径,其中一些条款已经触及教育改革的敏感地带。比如,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占国内GDP的4%。”《教育发展规划》起草专题组成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但是,储朝晖在谈到这一数字时表示了怀疑,他说,“这条硬性规定正在引发争议,争议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占当年GDP的4%。”

        那么,到2012年实现4%的目标会有难度吗?教育支出在哪些方面需要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储朝晖说,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教工人员的工资以及学校教育设施建设。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全球平均水平是5%左右,一些发达国家超过10%,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是5%~6%。

        储朝晖说,“我个人认为,从我国国情来说,最近3年实现4%的教育经费投入还有难度,这里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育经费拨款主要在于中央级部门,也就是说主要难度来源于中央级主管部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由于财政预算金额有限,导致教育投入跟不上。”

        据他介绍,教育经费投入早几年并没有单独列出来,但是最近几年财政部每年都单独列出来了。由于多个原因,财政部公布出来的教育经费投入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投入,无法达到当年GDP的4%。

        “由于地方财政只是配合中央财政进行教育经费投入,所以我认为要实现4%的目标,必须从中央财政予以单独划拨,才能确保实现这一经费及时到位。”储朝晖说。

高中教育普及率达90%

        《征求意见稿》初稿形成后,先后4次公开征求意见,文本前后进行了40轮修改。在多个硬性指标中,其中一个关键数字引起各界关注。

        《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率达到90%;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比现在要提高一年。需要指出的是,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40%,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

        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介绍,目前我国有大学学历的人数约9830万,翻一番就是近2亿人。

        根据《教育发展规划》公布的数据,2009年、2015年、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分别为2979万、3350万、3550万人。其中,在校生分别为2826万、3080万、3300万。与此对应的入学率分别为,24.2%、36%、40%。

        “也就是说,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到201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由2009年的24.2%提高到了36%;而之后5年将进入缓慢增长期,从2015年到2020年仅从36%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40%。”储朝晖说。

        另据一位不愿具名人士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才达到40%,这一比例明显偏低,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对于这一问题,储朝晖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他指出,我国最早在1953开始提“5年计划”,对比连续12个“5年计划”中关于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比例,发现40%的入学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比例了。

        “关于规划中的这个硬性数据,我个人认为,到2020年实际数字很可能会超过40%。”储朝晖说。他认为,随着高校入学率大幅度提高,带来的另一个新问题是,接近10%的高考尖子生出国留学了。

        目前,大概每年至少约10000名高考尖子生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留学,那么2020年将远远超越这个数字。由于数以万计的高考尖子生外流了,那么,即使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0%,由于接近10%的尖子生外流,这对于国内高校教育的竞争力伤害很大。

        储朝晖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要实现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最优秀的高校组合”。

        毫无疑问,我国培养了全球最优秀的学生,但是我国是否培养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高校呢?这一问题值得深刻反思。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