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图片新闻

每经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赞助世界杯被唐骏“耻笑”营销失误 哈啤回应:意在墙外开花墙内香

2010-06-17 02:45:37

唐骏在其微博上如此表示,言下之意,是对哈啤营销策略的怀疑。

每经记者  陶斯然  发自上海

        世界杯激战正酣。近日,哈尔滨啤酒(以下简称哈啤)在世界杯上投入大量广告,被唐骏讥笑为“一个没机会走向国际的中国品牌却重金打国际广告”。对于哈啤的营销之道,百威英博企业事务部总监郭彦宏昨日(6月16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世界杯营销的目的并不是“国际”,而是提高哈啤在中国的地位。

哈啤赞助世界杯遭质疑

        “正好频道换到世界杯,居然看到了哈尔滨啤酒在比赛球场的广告,哈哈大笑!不得不……,一个中国品牌,也没有机会去海外发展,却重金做国际广告。”近日,唐骏在其微博上如此表示,言下之意,是对哈啤营销策略的怀疑。

        资料显示,哈尔滨啤酒本是一家中国企业,2004年美国酿酒商安海斯公司(AB)收购了其99.66%股权,将其性质变为  “洋品牌”,2008年7月AB又被英博集团全资收购,并改名为百威英博啤酒集团  (以下简称百威英博)。至此,哈尔滨啤酒就彻底成为该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而由于百威英博是本届世界杯的赞助商,因此哈啤也顺理成章获得了官方认定的世界杯推广资格。

        不过,各种质疑声也纷沓而来。“世界杯营销是每家啤酒厂商的必争之地。但对国内的观众而言,能去现场看球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都还是通过电视和网络。哈啤花大价钱赞助世界杯赛场,性价比并不高。”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哈啤逻辑或致啤酒市场变局

        “我们的想法没有外界揣测的那么复杂,简单而言就是两大目标。”6月16日,对于市面上的各种质疑声,百威英博企业事务部总监郭彦宏通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道。他表示,哈啤世界杯营销的逻辑中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哈尔滨啤酒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地位,二是借力世界杯拉升哈尔滨啤酒的销量。

        “这是典型的‘墙外开花,墙内香’手段,”啤酒营销专家康有正告诉记者,哈啤此举,应该是希望通过赞助国际著名赛事,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打开国内市场。

        康有正的说法得到了百威英博的确认,事实上,在百威英博的规划之中,国际市场里已经有了百威这样一个成熟的品牌。哈啤现阶段的重心,依旧是国内市场。

        “据我的分析,中国啤酒品牌的格局,很可能因为哈啤与世界杯的结缘而得以颠覆,各个品牌的市场份额重新排序也并非没有可能。”展望未来,著名品牌顾问许云峰表示。

        目前国内啤酒业依旧是三足鼎立的现状。2009年,华润啤酒占国内市场份额约20%,青岛啤酒占约14%,燕京啤酒则为12%。而哈啤的份额,约在5%左右。有报道称,由于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攻势,在一些酒吧里,哈啤的销售量提高了至少三成。

        “在珠江啤酒IPO过会,以及嘉士伯控股重庆啤酒之后,再加上哈啤世界杯营销,二线啤酒近期竞相发力,对整个行业或带来新的局面。”一位行业分析师说道。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