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再现净投放1年期央票利率上升
2010-06-05 02:49:48
每经实习记者 张长颖
本周央行共发行了1300亿元央行票据,而到期资金量为1440亿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净投放140亿元,连续两周净投放。继上周央行向市场净投放1450亿元资金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略微收紧——即便央行本周继续向市场净投放资金,也仅有140亿元。
中标利率方面,在作为利率风向标的一年期央票基准利率连续18周维持在1.926%不变的情况下,本周二(6月1日)突升至2.0096%,意外收涨8.08个基点。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1.53%,较上周上升4个基点。而3年期央票则较前次下降了2个基点,发行收益率为2.68%。总体来说,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宽松中有稳健,对流动性的调节也更加灵活。
6月或现净投放格局
据Wind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为1440亿元。由于正回购操作暂停,回笼量仅限于1300亿元的央票发行量。因此本周公开市场迎来140亿元的净投放,这也是公开市场连续第二周净投放。而6月份公开市资金每周的到期量分别为1440亿元、2110亿元、2130亿元和2110亿元,总量7790亿元,将刷新历史新高。分析人士预计,6月公开市场将持续出现净投放的局面。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货币政策从宽松刺激经济调整为适度宽松、管理通胀预期,主要手段为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大举回笼基础货币,同时稳定央票发行利率,引导市场预期,是货币平衡政策的延续。
从5月下旬开始,货币市场资金尤其是短端资金骤然紧张,且紧张格局从开始的短端也逐渐蔓延至中长端,资金面旱情全面浮现。6月3日,代表银行资金紧缺程度的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跌15个基点至2.7576%,成交量则创下两周来新高,较前日增加1041亿元。1月期和2月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也分别下跌60个基点和30个基点至3.0207%和3.1793%。更值得关注的是,6月3日,国有大行结束连续8个交易日净融入资金,“意外”向银行间市场吐出资金759亿元。而截至4日记者发稿前,净投放的作用仍在继续显现,资金短端利率继续下跌,对资金旱情有所缓解。
央行操作“出意外”市场“很惊讶”
本周1100亿的3年期央票发行量让市场有些惊讶。在如此紧张的流动性下,很多投资者都希望3年期央票发行量能够大幅减少,让市场尽快度过这场流动性危机。至于发行利率,绝大多数投资者预期3年期央票利率会持平,少数投资者猜测3年央票利率将随1年央票利率上行。不过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招标利率下行2个基点至2.68%,显示市场对3年期央票有非常大的内在需求。货币市场资金面趋紧,1100亿元的发行量显示机构对于3年期央票的需求仍然旺盛。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商业银行更加看重中长期债券带来的高收益率,资金运作倾向于优先满足配置性需求。
另外,1年期央票利率意外收涨8.08个基点,感觉颇有些意外。最近一段时间内央行票据收益率和SHIBOR利率大幅攀升,货币收紧政策进一步升温。此前,在作为利率风向标的一年期央票基准利率连续18周维持在1.926%不变的情况下,6月1日升至2.0096%,资本市场短期面临压力。市场也开始讨论此次调升一年期央票利率究竟是央行对收益率结构的一次正常调整,还是加息信号愈加临近?
关于两次利率异动,信达证券分析师梁浩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一两次的利率异动不一定有趋势性的代表,可能某一个发行时正好遇到与之期限结构相匹配资金的紧张与宽松,从而导致中标利率发生变化。但是梁浩又指出,3年期央票的需求上升只是结构性的资金宽松,从长期来看,央行的回笼动作将继续收紧流动性。
对于1年期央票利率的意外上升,梁浩指出,5月份CPI预计将有明显的上升,而目前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就是控制物价,防止“滞涨”的出现和恶性通胀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因此,此次1年期央票利率的意外上升不排除是加息信号的临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