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普及 三大瓶颈待解

2010-06-02 01:39:36

每经记者  陈喆  翟敏  周晓芳发自北京  深圳

        新能源补贴政策细则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产业化大幕正式拉开。但有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认为,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产业化至少将遇到三大瓶颈。

瓶颈一:技术

电池仍待突破

        电池技术瓶颈仍未突破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最大的问题所在。中国电子商会电源专业委员会动力锂电池系统工作委员会主任钱良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按照产业化应用的标准来看,电动汽车的整个系统并没有完成,电池技术的瓶颈和电动汽车应用的经济可行性并没有突破。“以电池为例,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能保证电池在十万公里以内正常运行,超过十万公里将会面临电池的更换,这将让消费者付出非常高的成本,”他认为,“电池租赁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模式。”

瓶颈二:价格

同尺寸车型相差几倍

北京新华信咨询公司汽车产业服务总监郎学红表示,最高6万元的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直接影响并不够大。

        郎学红分析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相对于同尺寸的传统能源汽车而言要高出几倍的价格,所以补贴并不能起到大幅降低车价,从而与传统能源汽车持平的作用。

        他举例说,深圳投放作为出租车使用的比亚迪E6型号的纯电动汽车报价为30万元左右,而同尺寸的传统能源汽车市场价格仅为5万~6万元,即使补贴6万元,仍难以缩短相距几倍的价差。

瓶颈三:充电站

对私家车短期难配套

        郎学红还说,针对个人用户的充电站的建设短期内难以配套。比如深圳市将1000辆新能源汽车作为出租车进行配备,由于出租车比较集中,可以集中建设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也可以将电动车集中停放等,但是,私人用户则难做到这一点。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充电站的建设牵涉各方的利益,如充电站的布点以及谁投资等等问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