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信用评级埋隐患 涉农金融机构风险凸现

2010-05-21 01:21:14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日前,央行披露的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称,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商业汇票逾期垫款金额环比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对其潜在的票据风险保持重点关注。

逾期垫款或形成不良贷款

        银行为商业汇票逾期垫款,其账面上就形成了“过期未还”的贷款。交银国际银行业分析师李姗姗表示,商业汇票逾期垫款实际上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贷款。

        商业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若为银行承兑汇票,则票据到期后,银行须履行自己的义务,替申请该票据的企业支付相应的款项。若此后签发该票据的企业未能按时履行自己对银行的还款义务,则相当于银行被迫垫了款。

        若为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可在票据未到期时就到银行进行“贴现”。当票据到期,开出这种票据的企业若未能履行还款义务,也形成银行被迫垫款的事实。

        央行强调,第一季度末,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商业汇票逾期垫款金额小幅回落,环比下降4.2%,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央行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第一季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即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这三类机构2010年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额为4763亿元,同比增多了538亿元。而同期,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的人民币贷款新增额同比减少了14649亿元,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同比减少5856亿元,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减少590亿元,只有外资金融机构是同比多增775亿元。

        李姗姗认为,农信社的信贷风险,包括普通贷款,历史以来都是比较高的。

        根据可查数据,2007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所有涉农贷款总额的34.1%,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而且很多地方农信社承担的当地农业贷款达80%以上。

信用评级不规范引发风险

据央行地方分行一位人士透露,农村信用社主要依靠当地政府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级带有盲目性,给信用贷款质量留下了隐患。其次,对信用评定工作草率,评级带有随意性。另一方面,村组干部本位思想严重,虚报有关数据。

        在银行信贷审批管理方面,外资银行可称作是农信社的一面镜子。据某外资银行村镇银行业务总监介绍,该行村镇银行发放的农户贷款采取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方式。但是信贷审批流程及发放贷款后的贷款使用情况追踪是统一规划的,对每个项目都有统一的打分卡评估。在具体贷款的审批发放中,该行村镇银行采用了合格推荐人制度,通过当地熟悉情况的、有名望的人来推荐贷款客户。同时贷款人还需要提供两个担保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