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降低存贷比 银行仍有回旋时间

2010-05-05 02:58:22

每经记者  田甲  发自上海

        根据银行披露的一季报,2010年一季度,部分银行存贷比超过了75%的监管红线。对于外界传闻的监管部门为期一个月的最后通牒,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降低存贷比仍有诸多回旋余地,存款准备金上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银行存贷比。

        根据银监会规定的75%的存贷比红线,目前披露一季报的上市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多数银行的存贷比都在70%以上,个别超出了75%。

        其中民生银行的存贷比为83.3%,位列存贷比超出监管上限的“榜首”地位;深发展位居其次,存贷比为79.5%;紧随其后的中信银行存贷比为78%;除此之外,总部在上海的交通银行也略有超出。

        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相比较资本充足率、拨备率等监管指标,存贷比只是一个监测指标,不过对银行而言其震慑意义不可小觑,一旦超出,相当于银行风险预警机制自动启动,“不来存款哪来贷款,存贷比超出红线也将很大程度上抑制银行的贷款冲动。”

        上述人士表示,存贷比的上升使得多家银行的存款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前银行业务员一般都是只有贷款压力,很少有存款压力的说法,不过经过了2009年的一波信贷扩张,各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显著上升,连资金向来充裕的深圳存款压力也不可避免。”

        不过上述人士指出,银行对于控制存贷比仍然有很多回旋的余地。目前政府层面鼓励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增加资本,上市银行如中行、建行等已经酝酿从股市融资以补充资本。

        此外,银行为控制降低存贷比,可以将新增贷款用信托或相关融资渠道进行发放;还可以对存量贷款进行追讨,可以考虑置换为新增贷款,金融机构之间也可以通过合法的信贷资产转让,达到降低存贷比的目的。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相互转让虽然一定程度上是被禁止的,不过就现状看,仍有很多合法的操作空间,如行与行之间对发信托理财产品等,虽然有一定的成本,但都不失为一种合法有效降低存贷比的方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