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0-04-25 00:11:43
翘首以盼的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今天开幕,《每日经济新闻》今年将在车展现场的每日经济新闻展台为您带来车企高管的系列专访。
比亚迪销售公司公关经理杨昭: 正多方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嘉宾:比亚迪销售公司公关经理杨昭
时间:2010年4月24日
地点:2010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每日经济新闻》展台专访直播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各位每日经济新闻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每日经济新闻在2010北京国际车展为您送上的汽车企业访谈直播节目。本栏目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全程合作网络媒体为每日经济新闻网、中华网和视频门户激动网。
现在我为您介绍今天光临我们每日经济新闻直播室的嘉宾,比亚迪销售公司公关经理杨昭先生。
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NBD: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导者,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举一动都被业界密切关注。而作为一位资本市场的“弄潮儿”,比亚迪在资本引进技运作方面同样可圈可点。在上述这些光环背后,比亚迪更是国内自主品牌中成为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之一。下面将围绕这些问题向您了解一下。
虽然咱们比亚迪汽车的新能源项目很早就提出来了,但到目前的进展按照业界的看法稍微有点缓慢。由此,业界也开始怀疑比亚迪新能源的真实实力,请您介绍一下比亚迪在新能源项目上下一步的具体部署是什么?
杨昭:首先借这个平台,跟大家通报一个事情,昨天戴姆勒的总裁蔡澈和我们比亚迪集团的总裁王传福在比亚迪的展台会面,大家握手。我觉得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戴姆勒和比亚迪的合作应该是非常顺利,具体的合作协议签署应该会在不久就会看到。我觉得这个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当然了,在产品推广这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在积极努力的去做,大家的怀疑也不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作为一个企业,比亚迪是比较低调、务实,做了很多事儿,但很多不为外界所知。比如说在新能源方面,现在整个环境面临三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相对的法律法规的问题,这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在积极的准备当中。当然了,据我所知,个人的消费鼓励政策也会逐步出台。
第二个问题就是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这个直接关系到我们消费者在新能源车购买了以后,日常使用他需要面临最大的一块就是基础设施。而如果基础设施非常好,大家使用都非常方便。当然了,使用成本低,包括零排放等等,很多方面的优势都能凸显出来,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不是非常健全。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很可喜的进展,大的能源巨头在国内重点城市开始建设电动汽车所需要的充电设施了。
第三个就是消费者意识方面。当然了,作为比亚迪也是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前面的一些我们一直在呼吁,一直在寻求合作,一直在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个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大量的工作。在08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的3DM项目在深圳上市,当时并没有针对个人消费者销售,只是针对我们的机构和政府销售。当时卖了100多台车给深圳市政府,用于他们市政府的用车,当然政策也是提供了一些资金的支持。
在今年3月底,在深圳又做了一个F3DM的标准,推出了F3DM底特律,这款车可以先在深圳去体验。当然体验的环节不仅仅是这一个,还有在不久,很快就能看到在深圳的大街上可以看到我们e6纯电动的出租汽车,这个是我们和深圳市公交集团下一个出租汽车公司叫深圳鹏程出租公司的合作,我们提供100台的e6,他们负责管理和运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又多了一个消费者体验的渠道。当然体验的场馆、体验的便捷性都非常好,成本很低,打车10块,12块最多了。大家在不经意间打车将能感受得到。
不管对于我们销售还是消费者体验也好,在面临新能源汽车问题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事儿,包括我们向政府呼吁,政府需要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需要一些政策上面的支持。配套方面,我们提供解决方案,和大的能源集团合作,希望他们加入进来做基础设施的建设。当然消费者也做一些积极的工作,让消费者做更多的体验。其他的致力于新能源、环保的企业也去做。这个市场的热度会逐渐的升温,当然了,整个产品的前景和整个市场会越来越好。
NBD:刚才您讲到新能源要做的三个方面,第一是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第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第三是相关的政策。我想了解一下,在国家政策鼓励方面,对新能源产业或这个行业标准的制定上目前有什么样的动向?或者说比亚迪有没有参与这个标准的制定?
杨昭:在标准的制定方面,标准比亚迪一直在努力参与,作为标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当然一些具体的标准、政策法规我们也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出台相对应的政策,这个对企业产品的推广是非常有大的帮助的。
NBD: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方面,咱们比亚迪目前和哪些职能部门有相关的接触?
杨昭:之前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都有相应的接触。
NBD:具体进展呢?
杨昭:我们需要看他们的成果。前不久在深圳地区,有南方电网新建的两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已经落成,他们还在深圳建设100多个电动汽车的充电站。首先,在深圳地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看到有成果了。
NBD:环保电动车的概念您觉得在多长时间之内能推广到全国呢?
杨昭:作为企业,对这个企业需要保持一种敬畏心态,需要保护每一个愿意参与到环保新能源的参与者。所以我们这个推广节奏是比较慢的,我们必须保持消费者的积极性,假设消费者在我们配套不成熟、补贴政策没到位,这种环境,他自己意识非常好,他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买回去以后,刚才介绍到的配套设施,假如说他买回去以后发现非常不方便,我住18楼,没有办法充电,楼下没有充电设施,在我们的公共区域,也没有相对应的优先设施。比如说我是新能源汽车,我是低碳的汽车,我可以专业的服务,我可以优先停车或者停留费比原来少,很多信息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假如说没有那些设施,甚至最基本的他需要去充电都很难实现的话,他会非常不方便。而且新能源产品所带来的低成本、节能环保、低碳这些所有的优势在没有很全、很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是很难发挥出来的。
所以作为企业,希望逐步一点点去做。当然了,我们其他的企业,不管提供能源的还是整车的还是提供解决方案的,很多企业大家都参与,这个蛋糕越来越大,我们的消费者等到我们这些所有的企业都非常成熟的时候,大量的消费者涌现,我们才可以让消费者非常真切的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能给他带来很多很多好的回报。这样,这个市场才会非常健康的发展。
NBD:在本次北京车展上,比亚迪给大家介绍了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客车上目前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杨昭:新能源客车也是我们在新能源方面的重点。因为公交肯定在新能源这个产业里面,不管是专家也好,还是企业也好,认为是最容易实现商业化的,也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的。受益人数最多,实现商业化的可能性最大,当然管理和运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最容易实现的。这个产品在我们的车展上可以看到,在我们工厂里也有几台试制车型,后期的合作、洽谈都在逐步的开展中。我们先做好产品,然后逐步做好市场。
和大众、戴姆勒是两种合作模式
NBD:比亚迪跟戴姆勒的合作非常好,双方的态度也非常融洽。想问一下,类似的合作计划还会在其他企业中出现吗?
杨昭:之前我们和大众,大众有一个新能源方面的合作意向。我们在大众的合作是作为供应商的姿态出现的,我们提供我们的锂电池作为大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目前大众方面对我们提供的测样还在进一步的测试当中,后期有新的进展的话,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其他方面,我们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的,很多的整车企业,包括其他相关的和机构的沟通都是非常多的,但如果作为供应商的话,我们是需要为我们的客户保密,包括大众的合作,应该是大众披露信息。后期我们和其他企业的合作,我们作为供应商的角色,不方便过多的透露信息。
NBD:和大众是供应商的角色,那么和戴姆勒的合作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戴姆勒的合作又会不会推出新的品牌?
杨昭:跟戴姆勒的合作和跟之前大众的合作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双方是非常平等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当然了我们提供我们最优势的资源,戴姆勒也拿出他最优势的资源,双方有非常大的诚意。在电池和电机的驱动技术方面,比亚迪是世界领先的驱动;在整车的结构和安全性方面,戴姆勒集团有超过百年的悠久历史,在技术方面他们应该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在双方互补的前提之下合作,这是合作的前提。
当然了,一些合作的细节方面,之前意向协议有三个方面比较比较重要的内容,第一点我们双方合作将来要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合作在中国市场开发一款新车,合作创立一个新的品牌。具体一些细节的内容,我们双方还在进一步的探讨当中。
NBD:新产品是针对中国市场的吗?
杨昭:目前我们是针对中国市场去做这款新车,后期进一步的推广都是有可能,但是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
市场稳定增长 今年将推5款新车
NBD:比亚迪在2010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前景的同时,在传统的汽车方面也取得很大的进步,比如F3的销量非常的可观。在传统能源汽车项目上,比亚迪下一步的计划什么?
杨昭:今年我们会推5款新车,我们今年也有80万的销售目标,这些新车为我们整个销量任务的完成会提供支持。在本次展台上,我们也有三款全新的车型和广大的消费者见面,包括很多媒体也是头一次见这三款车型。今年的这些新车会在今年10月份陆续上市销售。
NBD:传统汽车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在比亚迪比重中各自占到多少?
杨昭:传统汽车这一块会一直持续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一块,因为属于一个新兴的产物,我们需要不断去推广,当然也需要和各方面的合作,这块也是持续的去投入。双方都会重点去做,要讲到比例,公司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安排。
NBD:在去年咱们车市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对今年的车市发展您是怎么看的?您觉得今年中国车市的走向会怎么样?
杨昭:作为比亚迪来说,中国汽车市场首先可以看到去年,去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跃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上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广大的整车厂商也非常重视。当然了,作为企业,去年我们取得这样一个成就,今年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在持续的支持,而我们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很多用户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甚至还有大批的用户并没有拥有汽车。所以我们觉得,中国汽车市场还会持续的增长,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
NBD:您对这个增长能预测个数据吗?
杨昭:这个数字没有办法去预测,应该每年都会有一个稳定的增长。
NBD:谢谢杨总!还想请杨总对我们每日经济新闻说句祝福的话。
杨昭:在这里,祝每日经济新闻越做越好。谢谢大家!
NBD:谢谢杨总!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