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控制车贷风险 不能全靠保险和担保

2010-01-20 04:32:38

每经记者  陈珂  发自上海

        “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融资安排,将成为近一段时间‘汽融’业务的一个重点工作。”近日,深发展上海分行副行长樊党生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深发展未来将通过订单方式向零部件制造商提供融资安排。

        作为传统的“高风险”行业,国内银行业2006年曾“集体沦陷”于汽车消费金融领域,深发展作为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小银行,能一直占据市场超过60%的市场份额并不断向全产业链延伸,樊党生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最核心的就是银行不能把风控的责任完全‘甩’给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

        NBD:“违约”一直是银行业做汽车贷款的主要障碍,这一障碍的突破点在哪儿?

        樊党生:其实控制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只有两个标准:客户资质和交易的真实性,这些都不会随市场的起伏和波动。

        我们回过头看同业前几年犯的错误,一种常见的业务模式即通过一家保险公司做一个履约保险,就以为风险可控。但实质上,银行是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贷款风险管理,转交给保险公司做保单的风险管理,而车贷的坏账60%都出在交易的不真实性上  (贷款者和使用者非同一人),这样该行为就属于“欺诈”,而不在保险理赔的范围内,最后仍旧是银行承担损失。遗憾的是,目前同业重启车贷业务后,仍有部分银行沿袭这一模式。

        我们这几年很好的把控了交易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在汽车消费贷款的不良率始终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完善全产业链的授信体系,也是进一步控制风险的着力点。

        NBD:汽车金融业务下一步的重心会落在哪里?

        樊党生:我们一个基础的业务架构在于以整车厂商的授信为核心,然后连接经销商和客人客户,但这样一个产业链还不完整,我们下一步的重心是完善与更上游的零部件厂商开展合作。也就是说,只要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签订了全年的供货合同,我们考虑以四个月的供货量规模为基准,给零部件商提供融资安排,这样使银行能够接入汽车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

        NBD:在高层一直强调金融要为拉动消费服务之时,汽车贷款的前景有多大?

        樊党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客户的消费能力已经能够承受购车正常的月供成本,为银行奠定了市场基础。如果要算单笔的贷款金额,车贷将超越信用卡成为仅次于房贷的个人贷款第二大领域。要做大这个业务,很关键的一点在于,银行能否会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线选择。

        目前,我们在主要汽车经销商销售环节中,贷款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5%以上,而北美的数据则高达90%左右,这个空间还是非常广阔的,在客户的消费潜能已经被一定程度激发后,通过与车厂的全方位合作,银行可以挖掘更大的潜在市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