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中国减排不需资助”系外媒误读
2009-12-16 04:28:00
每经记者 郭晓军 发自北京
12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驳斥了外媒有关 “中国减排不需要发达国家资助”的报道,并表示希望发达国家按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足够的、可预见的资金支持。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减排不需要发达国家资助。针对该报道,姜瑜昨日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指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
姜瑜说,何亚非副部长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关于资金问题是这么说的:“中国理解并重视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国、非洲国家等的特殊关切,支持上述国家优先使用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
她称,众所周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我们仍然坚持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但事实是,《公约》生效十多年来,发达国家这一承诺一直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这不得不让发展中国家怀疑发达国家的诚意。
姜瑜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立足自身资源,采取大量积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如果中国能够获得足够的国际支持,相信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环境方面会做得更好。
姜瑜表示,希望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其《公约》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足够的和可预见的资金支持。这是确保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同步播报
担忧单轨制非洲国家抵制谈判
每经特约记者 孙钰 发自哥本哈根
12月14日上午,非洲国家组织新闻发布会,针对当天早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向发展中国家建议先谈长期合作协议、再谈京都议定书的问题做出高调回应,拒绝继续进行谈判。
非洲国家代表团表示,除非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会谈能够在长期合作行动之前被优先讨论,否则非洲国家将拒绝继续进行谈判。
一位非洲代表说,如果将本次谈判看作一辆希望列车的话,那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就是支撑列车的两根铁轨,而如果撤掉议定书这根铁轨,那么列车就会脱轨坠毁,无法到达预期的终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