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存款活期化与热钱将进一步推升资产价格

2009-12-04 04:26:35

每经记者  马骏骎  发自上海

        近期,随着资源价格、农产品价格及公用事业费用的上涨,关于通胀的预期再度升温。

        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邓体顺昨日(12月3日)在上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明年对于通胀的预期可能并不很高,但另一方面除了通胀之外,资产价格变动也应作为货币政策考虑的因素之一。他同时表示看好明年股市,预计恒生国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2010年年底的目标点位分别可达16800点和4300点,股价回报率均为26%。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目前中国政府扩张性政策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率飙升的问题?

        邓体顺:我们的确预期明年通货膨胀将出现上升,全年通货膨胀率可达3%左右,还不是特别高。此外我们预计中国政府目前施行的预算赤字政策还将在2010年持续,预计刺激政策的名义支出额在2010年可能会升至1940亿美元,但这意味着增幅仅为17%,走势上将放缓。因此明后年以后财政刺激政策的作用可能会逐渐消退。

        NBD:那你认为政府将采取怎样的退出步骤?

        邓体顺:政府在加息之前一般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其他手段来调节流动性。总体而言,监管部门仍然非常支持经济增长,而且直到增长势头企稳或通胀上行风险出现之前,很可能仍会维持保增长的政策立场。因此明年即使加息也是非常温和的,我们预计是分三次加息,每次21个基点。此外海外市场的低利率环境也是政府采取加息政策所要考虑到的问题。未来政策正常化之路可能分三步走,首先是通过发行票据,其次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最后才是对贷款限额进行“窗口指导”。

        NBD:明年信贷增长有何预期?

        邓体顺:明年预计新增贷款将维持7万亿~8万亿元的较高水平。

        NBD:那你认为假设通胀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资产价格已经上升很剧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考虑加息?货币政策除了盯住通胀之外,是否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

        邓体顺:这个问题在理论界也是有争论的。我认为政府的宏观政策除了看通胀这类价值要素,还需要看实体经济要素,因为货币政策最终是要去影响实体经济的。比如应该考虑很多大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究竟怎样,这些企业如果每个月都能提供较完善的产能利用效率数据并且和历史做比较,这将是很有意义的。一旦发现很多大的行业大的公司产能利用率都达到历史新高,那么就算没有通货膨胀,政策上也应该有一些调整。因为通胀除了货币发行外,还受到其他资产影响,尤其是现在资产全球轮动;同时还受到了汇率政策的影响,所以应该综合考虑。

        就货币政策会不会考虑资产价格这个问题,我们最近也和有关部门沟通过,他们没有直接给出回答,只是说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币值稳定,如果资产价格已经影响到币值稳定,那么也应该进行考虑。这就是说应该把资产价格变动作为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之一。

        NBD:如何看待资产泡沫风险?

        邓体顺:很多市场人士都认为,由于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准政府机构,因此中国仍可以使用银行贷款来进一步实行刺激政策。我们并不完全反对这种观点,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对长期经济增长造成损害。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资产泡沫就是前车之鉴。鉴于中国过剩信贷增长已在今年三季度升至25个百分点,明智的退出策略应会有助于中国避免一轮毁灭性的大幅波动周期。

        NBD:存款活期化的趋势,包括外来资金的进入,是否在明年将进一步影响资产价格?

        邓体顺:的确会有影响,明年会有很多外部资金的进入。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可维持稳定,管理层对汇率调整的前提应当是外需的持续稳定和复苏,但目前政府对于外需的判断仍较为谨慎。中长期看人民币将升值。政府的政策目标只能是取重点,目前主要目标还是保增长,然后是调结构。在价格这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增加土地供应等方式来进行调整,降低热钱的投机积极性。

        NBD: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出现泡沫?

        邓体顺:我们认为房地产价格略高,但尚未出现泡沫。从动态角度考虑,对比各经济体的情况并综合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以及强劲的基本住房需求,当前房价并不算过高。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过长时间,不排除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可能性。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土地供应。开发商不要去捂盘,而应该通过提高资产周转,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我们对这个行业中长期看好,短期还需进一步观察。

        NBD:高盛对于明年股市总体形势看法如何?

        邓体顺:对于明年的A股、H股,我们总体看好,而中国股票回报率或集中出现在明年一季度和四季度。在销售和利润率继续增长带动下,企业盈利将是未来一年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预计未来两年工业企业利润可出现41%和36%的增长。此外产能过剩的现象可能存在于个别企业,整体而言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并不低。

        明年我们认为可以进行题材类投资,最具吸引力的题材关系到“深化改革”以及“一体化”两大主题,包括医疗改革、西部开发与内陆城市发展、中国汽车、上海世博会、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等。从行业来看,看好银行、券商、食品、保险、互联网、媒体的潜在表现。

新闻链接

野村证券:中国11月将重现CPI通胀

每经记者  马骏骎  发自上海

        通胀的脚步似乎正在临近。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发布报告称,中国11月将重现CPI通胀,这标志着长达9个月之久的通缩期将宣告结束。

        孙明春指出,商务部的即时数据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在11月份月环比上涨了0.8%,而这一指标与CPI篮子中的食品价格通胀高度相关。再加上能源价格和公共事业费的上调,这暗示11月份或已重现CPI通胀,预计通胀率可能在年同比0.4%左右。

        “虽然这将标志着长达9个月的通缩期的结束,但考虑到制造业产能大量过剩而且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我们预期2010年和2011年的CPI通胀仍在可控制范围内。”孙明春表示。

        野村预测2010年中国通胀率为2.5%,2011年则为3.5%,此外预计央行最早将在2010年4月份开始加息,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实际存款利率跌破0%。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