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花旗(中国)CEO欧兆伦:经营理念仍旧先于盈利指标

2009-11-26 04:18:06

每经记者  陈珂  发自上海

        “明年花旗(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实体经济的恢复增长速度。现在实体经济的复苏势头让我对明年很有信心。”11月25日,花旗(中国)董事长兼CEO欧兆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群访时表示。

        仅仅一年前,市场还在普遍担忧外资银行会被处于金融风暴中的母行所累,缩减在华投资,而现在,在经历了近一年的信贷狂飙后,资本金告急的中资银行却把外资金融机构的融资作为度过难关的“救星”。

        近段时间以来,继德意志银行增持华夏银行、华侨银行参与宁波银行增发后,西班牙对外银行11月23日也表示,计划追加11亿欧元增资中信银行。据欧兆伦上周在一个论坛上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2009年花旗(中国)商业银行部针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支持,贷款总额较去年增长幅度为14%。

        “金融危机对外资银行的冲击,更多还是体现在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欧兆伦认为,虽然中国内地在政府财政刺激方案的拉动下,实体经济的反应不如境外市场那么大,但毕竟金融与实体经济高度相关。

        欧兆伦再度强调了对华投资的长期战略。他表示,中国内地是花旗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而这种战略决定了花旗的投资计划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有任何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对于明年实体经济的复苏保持乐观,但却并不愿预测花旗(中国)的经营会发生多大的变化。

        “经营业绩和利润的目标对于花旗(中国)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仍旧强调在华经营的理念问题,即不仅仅是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而是预期并超越客户的潜在需求,”欧兆伦表示,高科技已经重新定义的消费金融,花旗(中国)希望更为智能化的网点,成为未来在华零售网点的新标准。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确立,包括渣打、汇丰、东亚等老牌外资银行纷纷表示,有意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上市、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以及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业务。“至于发行人民币债券,花旗也在研究当中。”欧兆伦表示,由于花旗(中国)目前的流动性非常强劲,债务融资的需求并不是很紧迫。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