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农信社前三季贷款增万亿 农业贷款仅占四成

2009-11-13 03:45:22

每经记者  聂伟柱  发自北京

        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7万亿元、4.7万亿元。

        而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为3.7万亿元。如此测算,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农信社发放贷款达到1万亿元,如此规模与四大行中信贷增量居首的中行不相上下。

农业贷款比重下降

        在创下了新增贷款总量记录的同时,农信社信贷增速略微落后于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末,农信社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2.3%;而截至2009年9月末,农信社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2%,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今年天量信贷大量投向了“铁公基”等大项目。这些动辄数十亿的项目,资产规模只有几十亿元的农信社很难涉足。”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农信社的业务不局限于“三农“方面,但农业贷款无疑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按道理,今年新增贷款增速肯定要低于其他金融机构。

        分析人士认为,鉴于今年商业银行信贷超常的增速,农信社贷款余额占比仅仅下降了0.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信社也投入了今年的信贷狂欢之中。

        数据验证了农信社在非农贷款方面的上升。央行透露的数据显示,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2.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4%。而2008年年末,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7万亿元和46%。如此测算,前三季度,农信社共新增农业贷款4000亿元,新增农业贷款在其各项新增贷款中的比重却呈现下降态势。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客观来看,4000亿元的新增农业贷款数额已经不小。农业贷款占比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信社支农的力度下降了,主要原因在于其非农业务的增速相对较快。

风控能力或埋隐患

        尽管信贷增速与其他商业银行不相上下,但其相对较弱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尚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给新增贷款埋下了隐患。

        截至9月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617亿元和7.7%。而2008年末的数据显示,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2965亿元和7.9%。短短三个季度,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增加652亿元,而不良率的下降则源于新增贷款的稀释。

        本报此前曾经报道,前三季度,农商行不良贷款新增仅为5.1亿元。由此可见,600余亿元的新增不良大都出自尚在改革之中的农信社。

        从2003年开始,农信社开始了以产权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在此轮改革中,不少农信社转制成为农商行,往股份制商业银行方向发展。截至9月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9家,农村合作银行181家,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2055家。其中,今年新成立农村商业银行7家,新成立农村合作银行18家。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