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欠税过亿被公告诗仙太白酒“喊冤”

2009-11-12 03:50:59

让业界关注的是,除了冠名重庆足球队外,纳税大户和纳税明星的光环长期闪耀在这个“欠税大户”头上。而从纳税明星到欠税大户的“转换”,更是折射出白酒企业欠税的普遍现象。

每经记者  涂劲军  发自万州

        近日,“太白系”陷入了一场金额达1亿多元的巨额欠税风波。

        按照重庆市地税局于今年8月31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期欠税公告,重庆市太白酒厂销售公司、重庆诗仙太白酒类销售有限公司、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太白酒厂等4个太白系纳税主体,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计共欠税约1.437亿元,成为重庆史上创纪录的欠税大户。

        让业界关注的是,除了冠名重庆足球队外,纳税大户和纳税明星的光环长期闪耀在这个“欠税大户”头上。而从纳税明星到欠税大户的“转换”,更是折射出白酒企业欠税的普遍现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赴重庆市区、万州区两地,对此深入展开调查。

企业经营:

仍是重庆最大白酒企业

        重庆市地税局在今年8月31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期欠税公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重庆市欠税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家,欠税超过1000万元的有20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欠税最多的行业为房地产业,排名前两位的则是赫赫有名的重庆市太白酒厂销售公司和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分别欠税约1.15亿元和7132.5万元。

        事实上,按照公告数据,1.15亿元仅是太白系欠税的一部分。在同期公布的名单中,除重庆市太白酒厂销售公司外,还有重庆诗仙太白酒类销售有限公司、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太白酒厂等三家企业,如果加在一起,实际上太白系白酒企业总共欠税高达约1.44亿元。

        诗仙太白到底为什么会欠下如此高额的税金?是业绩不佳吗?但在大量的公开报道中,诗仙太白一直被誉为重庆市万州区的明星企业、纳税第一大户。2007年,诗仙太白实现销售收入3.65亿元,实现利润1100万元,实现税金4000万元。

        诗仙太白重庆分公司副总蒋义括曾于年初介绍,诗仙太白2008年的销售额比2007年增长46.8%,达5亿元;预期2009年将达9亿元。按销售收入排名,诗仙太白居全国白酒行业第28位,至今仍是重庆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

业界质疑:

欠税企业冠名足球队

        明星纳税企业欠下巨额税金,引起众人质疑。

        一位四川白酒业老板告诉记者,他曾在重庆做过太白酒的业务,觉得企业还不错,但没想到居然欠税1亿多元。为什么这样的企业还要赞助足球队呢?

        据公开报道,今年3月19日,诗仙太白为重庆足球队注资1500万元左右,对足球队进行冠名。在今年10月份,业界一度传闻,诗仙太白还将为足球队注入更多资金,或将全面代替力帆接管俱乐部。按照以往力帆对俱乐部的投入比例来看,一年至少要投入5000万元,如果诗仙太白接手俱乐部的话,投入或将远超5000万元。

        记者调查获知,太白酒欠税由来已久,除4个纳税主体的名字显示在第二期欠税公告上外,在今年年初的第一期欠税公告中,它们的名字也名列其中。而在2008年的第二期欠税公告中,重庆市太白酒厂的欠税金额也达622万元。而在2001年,太白酒厂的欠税金额也一度高达3800多万元。

企业叫屈:

此太白非彼太白

        欠税如此之多,到底怎么回事?

        “真的是冤屈啊。”前日,在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面对记者的疑问,财务部谭经理一脸委屈。他称那些所谓的欠税,绝大多数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谭经理表示,2007年9月,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对原重庆市太白酒厂进行整体收购,重组为国有独资的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当时轻纺集团就与政府间达成了协议,“我们只承担欠税金额中的2000万元左右,而且这部分钱都是由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给诗仙太白,然后再去缴税。而其余的部分,应该由政府承担。”

        “虽然诗仙太白是继承过去的太白酒厂来的,但和过去的太白酒厂还是有区别的。”谭经理称,但税务部门却只管欠税的主体是谁,而不管现在具体该由谁缴。

        诗仙太白董秘蒋义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重组时,轻纺集团是和重庆万州区政府达成协议的,按照道理欠税于政府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现在公告出来了,让我们觉得的确很委屈,对我们的品牌声誉也有影响。所以,我们也在前段时间,向重庆市地税局专门打报告,要求撤下公告,但是至今也没有效果。”

        谭经理称,“自从重组以来,公司的运营状况都不错,缴税都是正常进行,即便是名单当中涉及到现在的集团公司的,那也只是一小部分,不会拖欠很久,但过去的巨额欠税的确和我们无关。”

        谭经理告诉记者,现在企业的授信和融资都是通过集团渠道,所以资金流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即便如此,如果公司要来承担过去遗留下来的欠税,企业的负担还是非常重。

        对于未来发展,诗仙太白相关人士透露,现在上市是一个热门话题,诗仙太白也已规划在未来某个时候上市。轻纺集团下属有重庆啤酒、上海三毛、四维控股等上市公司,没准在未来让诗仙太白借壳上市。

欠税疑云:

谁该缴所欠税款?

        这笔税款真的和诗仙太白无关吗?

        “我们可以核实的是只有两点,第一,公告的信息绝对真实可靠和权威;第二,公告是依法进行。”万州区地税局征管科负责人前日告诉记者,这个信息是由重庆市地税局公告的,他们没有权限进行解答,除非有重庆市地税局的授权。

        昨日,记者辗转联系上重庆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这个企业很特别,所以不方便接受采访,建议问征管处。随后,记者多次拨打征管处电话,无人接听。

        万州区国资委考核分配科科长郭鋆告诉,现在这个企业属于轻纺集团管,但国资委都是要求企业依法纳税,据了解,企业也在积极纳税。他个人认为,政府来承担过去遗留的欠税的可能性不大,但具体情况还是应该问地税局。

深度分析

白酒企业欠税成潜规则

        事实上,在诗仙太白巨额欠税的背后,显露的是白酒行业欠税的普遍潜规则。

        9月份中国证监会对五粮液进行调查,因一度传出欠税问题,导致五粮液股市大跌。早在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年8月底,该局对山西、山东、四川、河南四省检查白酒企业287户,有问题企业218户,查补总额48345万元(含滞纳金和罚款)。

        “主要还是因为白酒行业的税负太重。”泸州一位白酒业界人士表示,白酒生产企业增值税、消费税和相关附加税费的税负总和已达40%以上。诗仙太白酒也有可能是在经营困难的时候缴纳不了税,才最终累计达1亿多元。

        国内某大型酒类生产企业财务负责人李言刚称,由于包装物往往比白酒内容物的价值还高,因此通常是避税的主要部分。比如,生产厂家把一瓶酒按10元的价格卖给厂家设立的销售公司,期间厂家要征收20%(2元)的消费税。但假如把酒转到销售公司,再包装好,价值可达50元,按规定的70%比例(35元)为基准征收20%消费税,即7元。“一前一后两种征税方式,将产生巨大的税金差,地方政府对此限制的宽与松,令企业的税赋产生明显差异。”

        为进行避税,一些白酒企业纷纷成立关联销售公司,白酒出厂后低价卖给销售公司,然后缴纳低基数条件下的税,最后再由销售公司高价卖给批发商。

        针对白酒行业的避税问题,今年8月1日,白酒消费税新规正式实行,消费税税基提高至出厂价的50%~70%,其中对规模较大的和利润较高的大企业原则上提高至60%~70%。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