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今年保障房建设完成不到四分之一

2009-10-30 02:47:21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似乎比想像的要多。

        10月28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发布调研报告指出,2009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8月底,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保障房建设规划编制过大、覆盖范围过广、保障标准偏高和保障模式单一等都是各地出现的主要问题。

        报告透露,针对上述问题,住房保障法已经纳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建议相关方面抓紧研究,尽快制定颁布施行。

地方政府资金紧张

        报告强调,一些地方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可能难以完成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报告称,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速减缓和结构性减税的影响,各级财政收入增速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落实保障性住房配套资金压力很大。

        湖南省建设厅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湖南省的保障房建设中,大部分县市都存在资金紧张的现象,在一些贫困县,政府可用于支出的财政资金为4亿元,仅保障性住房建设就需要2亿元,支出结构严重失衡。

编制规划过于求大

        报告显示,一些地方为多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存在编制规划过大的现象,个别地方在规划中,竟纳入了半数以上的城市人口。

        报告认为,一些地方欲借此机会推进城市旧城区改造和农村房屋建设。针对上述问题,调研小组组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高强指出,廉租房建设不能等同于旧城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不能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更不能等同于农民新房建设。

        报告还认为,个别地方的保障标准偏高。其中,有的城市廉租住房建设标准达到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有的城市将保障对象的收入标准提高到人均年收入10000元左右;有的地方为推进农村旧房改造,对富裕农户也给予了资金补助。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表示,按照国家要求,当前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重点,是优先解决城市最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但这部分群体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各地在执行中更是千差万别。

住房保障法纳入立法规划

        报告称,在调研中,多数地方反映,目前中央对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补助标准太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希望中央提高补贴标准,减轻地方政府负担。报告还表示,住房保障法已经纳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建议相关方面抓紧研究,尽快制定颁布施行。

        顾云昌表示,只有通过立法的手段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其中,对于住房保障的人群,法律应进行明确的界定。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