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9 02:18:23
每经实习记者 支玉香
昨日股指大跌2.91%。8月已经接近尾声,本月上证综指已经下跌了551.37点,跌幅为16.16%。投资者只好期待着9月的市场行情。
“新基金六箭齐发,而且都是指数型基金。我相信9月新基金可以力挽狂澜,股市行情指日可待。”一位网友如是说。
的确如此,加上8月募集结束的新基金,至少会有13只新基金将在9月入市,保守估计带来的资金额为650亿。可是这些新基金真的能够拯救下跌中的股市吗?
13只基金9月齐上阵
就在本月市场大跌之际,6只基金先后火速获批。华宝兴业中证100、南方中证500正在募集;华安上证180ETF已于昨日开始发行;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及其联接基金将赶在本月最后一天发行。这就意味着9月份,至少会有5只指数型基金成立,因为银华沪深300指数基金(LOF)虽已获批,但尚未确定募集期,暂时排除在外。如果再加上8月份刚刚募集结束的基金,9月份会有13只基金入市。
7月共有8只股票型基金成立,共募集到资金约375亿元,每只基金平均募集资金约47亿元。考虑到9月的新指基大都系出名门,南方、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规模均在排前10位,首次募集效果应该不错。记者初步以每只基金平均首募资金50亿来计算,13只新基金将会募集到资金650亿元。
有650亿的资金入市,因此投资者对9月股市行情有所期待,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
增量资金有限
“其实这6只新基金带来的绝对资金量还是有限的。”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剑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确实如此,在股市调整之际,新基金募集也遇到了投资者不买账的尴尬。很多投资者举棋不定,处于观望阶段。就拿坊间比较看好的工银瑞信上证央企50ETF来说,首次募集资金不到50亿元。而上周的基金开户数不到8万,这都可以看出基民进场激情大不如从前。
即便是按记者初步估计的650亿资金,相对于两市市值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来自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沪深两市的总市值达23.57万亿元,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市场的下跌,两市的成交量也趋于萎缩,但是每天还是有至少2000亿的成交量。对比之下,基金手中的资金也显得较为寒酸。
“流动性不能单纯地靠新基金的发行带动起来。”张剑锋认为。
救市不可能 用意可揣摩
市场下跌之际,新基金的发行被赋予了太多的涵义,也被投资者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新基金真的能够担当起救市这一重任吗?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就假定9月入市的资金为650亿,但以指数型基金的仓位最低90%来算,可以拿出来买股票的钱也就剩下400亿。但是新基金有6个月的建仓期,按照120天来算的话,每天也就几个亿真正地到市场上,分散到具体股票上则更少。股市受到基金的影响太小了。”
同样,张剑锋也认为:“新基金带来的实质性作用有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之一,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指望单纯依靠新基金发行扭转股市乾坤不太可能,但是从基金的发行中可以略窥管理层的动向。本月以来市场的暴跌让管理层动作频频,新指基火速放行,ETF基金的推出以及一对多业务的审批,这些都需要投资者细细体会、揣摩管理层具体用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