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7·29”震荡或许更像“2·27”

2009-08-01 02:18:37

其实A股历史上发生过类似“7·29”震荡的情形,比较著名的就是2007年大牛市中的“5·30”和“2·27”两次暴跌,因此回顾下当时两次暴跌情况,并与本次大震荡进行比较,或许能给投资者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每经记者  曾子建

        在本周二,大盘表现还相对强势,尽管盘中出现了调整,但最后还是顽强收红,甚至创出本轮行情的收盘新高。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暴跌正在悄悄逼近。本周三,A股市场遭遇本轮反弹以来最强一次大震荡,盘中一度暴跌近8%,尽管最后跌幅勉强收窄,但还是下跌了172点,跌幅达5%。

        其实A股历史上发生过类似“7·29”震荡的情形,比较著名的就是2007年大牛市中的“5·30”和“2·27”两次暴跌,因此回顾下当时两次暴跌情况,并与本次大震荡进行比较,或许能给投资者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印花税上调致使“5·30”暴跌

        2007年5月30日前,当时的市场环境和背景,与本轮行情极为类似。大盘经过一轮逼空上涨之后,上证指数达到4300点,而低价股、题材股普涨,股价涨幅翻了两三倍。而在当时流动性极为旺盛的支撑下,市场成交量也持续放大,沪市单日成交量都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

        5月30日凌晨,管理层突然宣布上调印花税,当天大盘直接低开248点,最终下跌282点,跌幅达6.5%,以4053点报收。就在这一天,两市成交额也创下了当时的历史天量,达4152.6亿元。

        不过“5·30”大震荡的“余震”更为凶猛。随后几天,A股市场从5月29日的高点4334.92点跌至6月5日的低点3404点,短短几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跌幅就达21%。此后,市场进入了长达两个月的调整,直到7月26日才重新创出新高。

        相比之下,本周三的“7·29”震荡要小得多,当天股指在暴跌280点后便小幅拉回。而周四和周五更是连续两天大涨,股指几乎收复了周三的失地。很明显,”7·29”大震荡的杀伤力比“5·30”小了很多。更为重要的是,“5·30”震荡是由“上调印花税”这一重磅利空政策出台所引发的,而这一次,管理层的态度完全相反,依然保持着对市场的支持,特别是表态坚定不移执行宽松货币政策,更是对市场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自发性洗盘导致“2·27”巨震

        在2007年大牛市中,还有一次大震荡与本周震荡较为相似。

        2007年2月27日,春节过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大盘同样遭遇暴跌洗礼。当时上证指数刚刚突破3000点大关,整个市场都沉浸在牛市的喜悦氛围中,股民新开户数也是节节攀升。不过在2月27日,上证指数突然遭遇单边暴跌,股指最终下跌268.81点,跌幅达8.84%,刚刚站上的3000点大关也被一举跌破,并最终几乎以全天的最低点2771.79点报收。收盘时两市更是出现了千股跌停的情况。

        在“2·27”大跌中,政策面并未出现有实质性的利空,仅仅是诸如加息传闻等消息。而且在清洗浮筹、洗盘完毕之后,股指很快就又重拾升势。即便之后在3月19日央行正式发布加息消息,也仅是令股指大幅低开,并最终依然在充裕流动性支撑下强势上涨,收盘重新站上3000点大关,随后股指继续创新高。

        市场人士指出,“7·29”大跌,不论是从行情背景,还是资金面的流动性充裕情况,都和2007年的“2·27”大跌较为相似。而本周大震荡发生后,管理层对市场的维稳态度也非常坚决,因此在经过本次大震荡后,市场恢复元气的速度可能比“2·27”更快,市场的走势也可能比当时更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