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出口量价齐升 或复制VE走势?
2009-07-21 02:58:40
每经记者 崔丹
VE价格上升带动相关个股持续走强;而据有关消息显示,红霉素原料药成为上半年原料药出口的亮点,是少数的量价齐升的出口产品之一。研究人士认为,相关公司将受益于红霉素原料药需求增加,至于是否能复制VE、VB2走势还有待观察。
“量价齐升”的诱惑
近期原料药板块中,走势最为抢眼的便是“VE双雄”。受益于VE行业的回暖,浙江医药、新和成两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被资金大加追捧。自5月份以来,浙江医药的累积涨幅达到62.55%,新和成的涨幅也达到42.22%,明显高于同期医药指数20.94%的涨幅。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VE终端需求下降,今年年初VE行业经历了一场寒冬。但在各大VE巨头轮番停产保价之后,VE的价格和销量都出现了上升的迹象。不少行业研究员更是看好今年下半VE的价格走势,认为VE价格有望达到190元/公斤。
红霉素原料药出口大增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我国20只重点出口药物中,红霉素原料药成为了少数几只“量价齐升”的出口产品之一。业内人士表示,红霉素原料药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对第三代红霉素制剂的需求较旺盛,而西方国家减少了红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并把原料药生产进行外包。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原料药第一生产大国,包括半合成红霉素的中间体——硫氰酸红霉素在内,我国大环内酯类原料药的总产量已逾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作为全球第一大红霉素原料药生产国,中国自然成为欧美和东南亚红霉素原料药的主要供应国。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我国红霉素类原料药的出口有望实现世界第一。
“目前上市公司中生产红霉素类产品的主要有美罗药业(600297,收盘价7.8元)、*ST天方 (600253,收盘价5.91元)、浙江震元(000705,收盘价9.1元),其中美罗主要生产红霉素,*ST天方主要是硫氰酸红霉素、浙江震元主要是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中原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焦浩漭告诉记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浙江震元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红霉素类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巨大,红霉素原料药出口增长对公司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不过二级市场的股价就不好说了。”
焦浩漭也表示:“红霉素原料药行业向好肯定对三家公司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机会,比如对美罗药业的影响应该不小。”不过对于能否复制VE、VB2的二级市场走势,焦浩漭表示应持谨慎态度。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