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国债流标“三连发”市场静待央票“指路”

2009-07-14 02:47:21

每经记者  陈珂  发自上海

        自7月8日一年期国债6年来遭遇部分流标后(本报曾做报道),上周五又有财政部第十二期和第十三期国债遭遇流标,一周内三只短期国债连续遭遇流标实属罕见。

        “现在市场利率上涨的趋势很明显,最怕的是买(国债)到手里就马上折价。”昨日,一大型银行债券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从流动性管理工具考虑,与其购买短期国债还不如持有央票。

现券收益率攀升

        第一只国债流标尚有  “技术性”因素,且当期投标倍数仍在1.7倍以上。而后两期期限为3个月和9个月的国债,原计划发行总量为150亿元和200亿元,实际投标量却分别只有129.3亿元和132.7亿元,认购倍数不足1倍。

        从投标利率看,后两期国债中91天期记账式贴现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为1.1515%;273天期记账式贴现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1.2545%,而两者的边际中标利率与加权中标收益率分别相差34和38个基点,“流标”已经不可避免。

        央行上周突然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再加上新股发行,市场担忧货币政策收紧导致现券收益率攀升。上周债券市场短端产品收益率普遍上涨10~20个基点。昨日,中国银行间债市现券收益率继续涨升,短期券种收益率比上周五涨2~3个基点,中长期券种上涨5个基点左右。

        第一创业固定收益分析师刘建岩对本报表示,目前市场对市场利率将走高的强烈预期下,国债“流标”的现象即有可能再度出现。“只有短端债券收益率企稳,以及央行不再推高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市场心态才可能有所变化。”

        他认为,目前市场对未来资金价格持续看涨,机构已不愿意多投短端债券品种。投资者目前偏好流动性更好的央票,从而降低对短期国债的需求。

央票据利率有指引意义

        数据显示,自证监会重启IPO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就开始持续看涨。7天期正回购价格从之前稳定维持的0.9%左右,一跃调升到1.2%以上。上周一年期央票发行重启,收益率即收于1.50%以上,而同期限的二级市场央票收益率基本维持在1.4%左右,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价格看涨的预期。

        中金公司发表观点认为,重启一年期央票表明央行对流动性的管理从宽松转向中性,并同时为未来可能进一步转向适度从紧方向铺垫。

        不过在交易员及分析师们看来,目前市场对利率上升属于恐慌性反应。“对于3~12个月的投资品种,以往机构关注的是其流动性,收益率并非最核心的因素。”上述交易员表示,目前二级市场上涨得比较快,做交易很忌讳在一级市场申购就被套。“这三期国债加权利率和边际利率差距都非常大,在看不清收益率短期内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之时,宁愿对国债观望。”

        目前市场的这种心态会持续多长时间?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票据的利率将有指引意义。自2006年以来,虽然央行一年期票据的利率也会参考银行间拆解及回购利率,但其最终的利率仍旧由央行所掌握且对市场利率形成指引,并成为其调控的手段。“而一年期央票利率如何确定,最终取决于政策面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刘建岩认为。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