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广东保监局:保险欺诈现象逐年上升

2009-07-07 02:13:18

每经记者  黄惠敏

        近期,广东保监局对东莞、珠海、江门三市的保险欺诈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保险欺诈现象呈现逐年上升势头,并且保险业已初步认识到保险欺诈的危害性。

        从发达国家保险业的经验来看,保险赔付总额中约有15%至30%是由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等外部人员实施诈骗形成的。广东保监局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毗邻港澳,受国际保险市场影响较大,但国内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当地保险机构面临反保险欺诈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广东保监局这次调查主要收集东莞、珠海、江门这三个广东省保险业务最发达的地市保险业反欺诈管理的工作现状。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对象为在东莞、珠海、江门等三城市从事经营的83家地市级保险机构。其中,寿险机构42家、财险机构41家;东莞37家机构、珠海15家机构、江门31家机构;中资机构56家、外资机构27家。

        调查结果显示,东莞、珠海和江门三市保险机构普遍认为保险欺诈现象存在但不是特别严重。当前保险欺诈现象严重性平均分值为3.07(问卷将保险欺诈现象按其严重性划分为1~5分,5分最严重,1分最轻微)。但有40%的保险机构认为自2000年以来保险欺诈现象逐年上升,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

        在这次保险欺诈调查中,车险无疑成了保险欺诈的  “重灾区”。从险种来看,40%的产险公司认为车损险欺诈较为严重,而只有25%的寿险公司认为人身意外险欺诈较多,21%的寿险公司选择了重大疾病险,20%的寿险公司选择了个人住院医疗保险;从欺诈行为人看,有高达83%的产险公司选择了汽车修理厂,67%的寿险公司选择了被保险人或受害人本人。

        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保险欺诈损害了社会信用体系、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给公司经营带来损失等。

        广东保监局称,当前保险欺诈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决定了被调查保险机构初步形成了“手段多样、信息先行、预防为主”的应对思路。

        另外,被调查保险机构普遍认为,对保险欺诈的打击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30%的保险机构首选政府部门或保监会,30%的保险机构首选公安、司法部门等相关机构,29%的保险机构首选保险公司自身。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