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房产

每经网首页 > 房产 > 正文

房企土地储备不足 惜售捂盘再现

2009-06-11 03:13:07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上海的项目就这么几个,而位于内环内的项目更只有这么一个。集团允许我们慢慢卖,但价格绝对不能卖低了。”一家国内地产业巨头的上海公司营销经理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在今年3月楼市小阳春之后,公司的战略已发生变化,去库存化销售的战略已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对公司储备的优质土地资源的“惜售”,提高价格进而获取更高的利润率,便是公司对这些项目的看法。

房企一线城市土地储备不足

        今年1~5月,万科、中海、保利等十家标杆房地产企业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出现热卖景象,使得各家公司一线城市土地储备青黄不接现象更加突出。其中,北京的销售面积达到24.6万平方米,广州是32.07万平方米,上海是27.8万平方米,深圳是17.9万平方米。

        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万科、金地、中海等地产龙头企业上海开发项目的在售面积,均已超过了现有未开发的土地储备规模。然而,十大房企今年1~5月份,仅有富力、金地、绿城等少数公司摘得了一线城市地块,而且也是代价高昂。

市场:一线城市优于二线

        而在上述公司一线土地储备告急的情况下,上述企业在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也不被看好。

        方方地产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与一线城市房价迅速回升相比,二三线城市房价回升的幅度要温和得多。涨幅最为明显的无锡,也仅比4月上涨约5.6%;而南京、杭州、合肥则只有3%左右的涨幅,宁波更是下降了4%。

NextPage

        中原地产的分析师宋莉对记者表示,上述几个长三角地区的二线城市,市场回暖速度已算不错。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等地,商品房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仍然延续低迷。相比之下,一线城市的抗跌性更加突出。

        方方地产咨询机构总咨询师胡宗亘判断,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稀缺情况将因此延续。以上海为例,内环内的住宅项目开发用地,已是开发一幅少一幅。无论楼市如何调整,一线城市优质地块将始终供小于求,这也使得后者成为开发商心目中的“至宝”。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