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发债渠道面临收缩银行融资“另辟蹊径”

2009-06-09 03:14:47

每经记者  陈珂

        “在金融风暴之后,市场对中资银行股当前的投资价值还是比较认可,这一点从高盛配售的工行股份半小时内就成功完成即可看出”。昨日,面对民生银行重启H股发行上市的消息,香港一资本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分析道。

        相比于发债融资这一当前银行使用最多融资的途径,民生银行赴港上市则有些  “另辟蹊径”。

        据美林最新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银行机构共发行1030亿人民币债券,金额已超过之前两年的总合。但中国银行业交叉持有同业债券的情况严重,美林预期未来三年中国银行业的筹资成本将明显提高。

        “未来,政策面由于对通胀已有预期,可能会适当收缩流动性,因此通过发债融资的成本将上升几乎没有悬念。”光大证券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随着发债融资渠道的收缩,有异常强烈融资以补充资本需求的中资银行,势必寻求更多的融资渠道。

        截至2008年年末,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22%,成为少数几家低于监管层要求  (10%)的上市中资银行。今年3月下旬,民生银行成功发行了50亿元的混合资本债券,但进一步补充资本的压力仍然存在。在A股再融资计划难以确定的条件下,使得民生银行转道香港市场融资有其合理性。

        早2005年民生银行即有发行H股的计划,最终却因香港市场未充分认识中资银行股价值而夭折。那么,目前的市场环境朝有利的方向转变了吗?

        “金融危机后,投资者对中资银行一贯的审慎经营策略更为认同,目前赴港上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上述香港资本顾问公司人士认为。而据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的研究,与5月下旬市场资金流向三四线股不同的,目前资金更为青睐权重的中资股,包括金融和电信板块,目前都能吸收足够的资金。

        实际上,对于6只A+H股中资银行股而言,虽然5月以来其A股表现滞后,但H股却均有一定幅度上涨,A/H股溢价率继续大幅缩减至5月末的7%,倒挂现象亦频繁出现,都成为市场能够接纳中资银行股的有利条件,也为民生银行H股发行奠定人气。

        中金公司认为,未来民生银行H股发行上市,对A股股价中性偏正面。目前民生银行交易于2.23倍09年市净率,较上市银行平均估值(2.35倍)仍有一定折扣,H股发行有利于民生银行加快发展,关键是募集资金能否得到有效运用从而减少大幅融资对ROE(净资产收益率)的摊薄。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