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缩量上涨38点 “佯攻”特征明显

2009-05-13 03:24:41

缩量上涨、冷门板块补涨,这些都是反弹行情进入尾声的标志,虽然尾市重回2600点上方,但多方“佯攻”的特征非常明显。

每经记者  宋元东

        缩量上涨、冷门板块补涨,这些都是反弹行情进入尾声的标志,虽然尾市重回2600点上方,但多方“佯攻”的特征非常明显。

        前日尾盘大跳水,到昨日尾盘,市场却上演翘尾走势。

        昨日前三个小时的交易时间内,大盘维持震荡,尾盘一小时,股指突然发力猛攻。上证指数重回2600点上方,报收2618.17点,上涨38.42点;不过,沪市成交1158亿元,较前日缩量约三成。

补涨行情是主基调

        昨日,大盘惯性低开后维持震荡走势,盘中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558点,逼近前期2550点密集成交区后获得支撑。钢铁、煤炭等板块成护盘主力。午后大盘展开反弹。A股市场超过八成个股上涨,地产、采掘、机械等领涨大市。

        板块方面,补涨特征非常明显,前期涨幅最小的钢铁板块强势表现,居于涨幅前列,整体大涨3.83%;地产板块也表现抢眼,板块指数大涨3.64%,有效推动指数上扬;此外,煤炭、汽车、家电等板块也表现不俗。而有利好刺激的有色、农业等板块却表现相对疲弱。

        缩量上涨、冷门板块补涨,这些都是反弹行情进入尾声的标志,虽然尾市重回2600点上方,但多方“佯攻”的特征非常明显。

贷款增速回稳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由此推算,今年4月份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4%,大大高于3月份当月的30.3%。其中,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9%。4月份投资增速继续加快,显示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而推出的大规模投资项目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从近期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贷款增速逐步回复到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也可能是今年后几个月可以持续的水平,考虑到一季度已经有一个较大的存量部分囤积在市场,因此后面几个月的贷款增速平稳对市场的影响仍是较为正面的。而出口方面降幅开始趋缓,将刺激纺织、机械等出口行业产生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调整压力依然较大

        分析人士认为,技术形态上,昨日上证指数在前期密集成交区2550点附近获得支撑产生反弹,收复了前日约1/2的失地,但成交量的快速萎缩反映了市场心态比较谨慎,虽然杀跌暂时告一段落,但反弹动力仍然偏弱。

        另外从前期市场表现来看,市场风格正由题材股向蓝筹股转换,但目前来看转换并不顺利,并且市场的风格转换也不会在短期内完成,市场需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总体上看,虽然周二市场尾盘出现放量拉升,市场强势格局不变,但市场调整压力依然较大,成交量剧减预示短期上涨动力仍显不足,市场有望延续震荡整理格局。

        操作策略上,近期可适当进行波段操作,重点规避中小盘题材股的调整风险,逢低关注地产、银行等权重股。  每经综合

国债指数单日涨幅创两月新高

        近一个月以来,国债指数持续缓慢上行。昨日,上证国债指数上涨0.12%,更是创下自2月24日后两个多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近期宏观经济指标与市场乐观预期仍有差距,债市呈现阶段性回暖,预计债市到期收益率仍可能继续下降,但空间不会太大;因此国债指数上升空间有限。

        昨日,上证国债指数直接高开,以121.21点开盘,收盘报121.28点,上涨0.12%,单日涨幅创下两个多月新高。该指数上一次超过涨幅0.1%的记录还要追溯到今年2月24日,当日国债指数大涨0.25%。随后,国债指数一直在高位盘整。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国债市场收益率呈现持续缓慢上行的态势,国债指数因而连创阶段新高。大通证券债券分析师徐虹表示,由于宏观经济指标不如预期乐观,加上市场资金充裕,商业银行配置国债的需求依然强烈,债市因此出现了阶段性回暖。

        今日,财政部将招标发行260亿元的1年期国债。业内人士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债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目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逼近3%,从历史上来看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今日发行的1年期国债招标利率如果继续下行,对债市的参考意义也并不大。同时,整个债市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依然有限。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