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香港蓝筹股的投资之痛

2009-03-28 01:55:06

每经记者  李凌霞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给股民的忠告也应该被上市公司所重视。因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在去年的大熊市中,香港股市下跌严重,而记者从近日公布年报的各大蓝筹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中看到,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不少此前在证券投资上大赚的上市公司今年大减。除此之外,楼市、外汇及金融衍生品等投资项目也成为影响香港蓝筹股业绩下滑的“重磅地雷”。  

投资股市  李嘉诚“长和系”收成锐减

    作为“超人”,李嘉诚此前每年的证券投资收益颇为丰厚。不过,在去年的漫漫熊市中,超人李嘉诚也未能独善其身。据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去年在投资收益这一项目上,几大公司的收成基本上都呈现大幅缩减。

        长江实业(00001,HK)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各项核心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去年公司营业额增加了6%,为164.36亿港元,其中经营业务收益89.1亿港元,增长19%。不过,尽管核心业务增长情况不错,但其“副业”却成为拖累公司整体利润的最大绊脚石。由于受环球金融危机影响,长江实业在投资及财务方面的收入大幅减少,仅为2.68亿港元,收益下降了95%,而在2007年,长实在投资上的收益高达49.39亿港元。今年投资收益的大幅缩减,拖累了长江实业整体收益,其净利下滑了43.93%至155.18亿港元。

        而在与长实同日发布业绩的和记黄埔(00013,HK)年报中,记者发现,公司的股票炒作也严重拖累了其整体业绩。去年和记黄埔净利大幅下滑了42%为176.64亿港元,但若不包括出售上市股权所得利润,实际上公司去年来自其固有业务的经营利润是增长的,增幅为17%。

        如果说长实与和黄的投资收益大减只是令其业绩下滑,那么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旗下的长江生命科技(00775,HK)的业绩则在库务投资的拖累下出现负数。据了解,自2002年上市以来,库务投资就一直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过去的六年里,长江生命科技来自库务投资方面的收入累计超过6亿港元。不过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长江生命科技的该项投资收益首次出现亏损,其账面亏损达到了3.16亿港元。长科去年全年亏损3.52亿港元,而2007年该公司则是净赚1.17亿港元。

投资楼市  郑裕彤新世界物业价值缩水

    据了解,除了证券及库务投资,物业投资在香港蓝筹股公司去年的各项投资中,也大都是处于亏损的一项。

        在经历了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膨胀后,去年中国内地的楼市开始出现回调,同时,香港的地产市场也逐渐回调。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香港楼价下跌严重,下跌幅度约为15.2%,创近八年以来香港楼价的最大跌幅。

        楼市的低迷必然使得在物业投资上有大量资金的不少公司收益减少。记者从各大年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香港蓝筹股上市公司,只要是持有物业投资的,该部份业务收益均为下滑甚至还有亏损。

        长江实业年报显示,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增加受经济环境影响而大幅下降,较2007年减少了75%至6.01亿港元。和记黄埔该部分增值也由2007年的19.95亿港元大幅下降了59%至仅为8.24亿港元。

        而因楼价下跌,在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变动上,损失最惨重的则应当属郑裕彤旗下地产公司新世界发展(00017,HK)。该公司去年净亏损额高达9.922亿港元,其中亏损的主要原因正是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亏损金额高达23.537亿港元。此外,因为出售财产资产,新世界发展也出现了3.3亿港元的亏损拨备。新世界年报显示,若剔出这些特殊项目,事实上去年公司应可达到10.18亿港元的基本盈利。

投资汇市  中信泰富首现巨亏

    股市和楼市变动使得投资该两部分业务的公司受累,而汇市的大幅波动则让那些在将大手笔资金投入外汇投资中的公司必然也蒙受亏损,中信泰富(00267,HK)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据了解,为了对冲澳元升值风险,中信泰富在过去的两年中共向多家银行签下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而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来,澳元则是持续贬值。澳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可谓是经历了大跳水,由最高时期的每澳元可兑6.7元人民币下降至去年年底只能兑4元多。中信泰富不得不因此面临巨额亏损。

        中信泰富年报显示,去年公司的净亏损额为126.62亿元,主要亏损就是来源于庞大的外汇亏损。而若撇出公司外汇合同导致的亏损额度,事实上公司去年可盈利19.7亿元。中信泰富2007年净利润为108.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汇投资失利导致中信泰富业绩首现巨亏外,中信泰富的其他投资项目收益情况也十分惨淡。年报显示,去年中信泰富的投资储备变动净额亏损了44.5亿港元,另外。公司在金融工具现金流量对冲这一项中,也出现了高达34.59亿元,而2007年这两项数据均为盈利。

        而除了中信泰富外,里昂证券此前还列举过26家涉及金融衍生品或外汇汇款亏损的港股上市公司。其中还包括上海实业(00363,HK)、恒基地产  (00012,HK)及新鸿基地产(00016,HK)等蓝筹股公司。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