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同比多增7079亿元!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11 23:42:31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旭    

4月11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3月人民币贷款继续延续放量态势,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另外,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38万亿元,同比多增7079亿元。

总体上看,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99万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实体融资需求持续修复、银行扩表主动性强、稳增长政策延续发力以及低利率贷款环境下,一季度信贷投放保持了较快节奏,超预期完成“靠前发力”和“开门红”目标,债券融资总体旺盛,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加快宽信用进程。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图为西安一家工厂的工人在车间查看零件数字化生产线运行情况 新华社图

人民币贷款延续放量

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9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从单月数据看,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

温彬表示,在实体信用需求回暖、季末银行信贷自然冲量、地方政府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等供需因素共振下,3月全月新增信贷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维持同比多增。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信贷投放顺利实现“开门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3月人民币贷款继续延续放量态势,但从结构看,一季度和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长主要贡献项是企(事)业单位贷款,一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8.99万亿元,占人民币贷款新增的84.8%。

温彬在分析信贷结构时表示:当前对公贷款仍占主导,但居民贷款亦明显改善,信贷结构更加均衡。伴随疫情以来的累积需求加快释放、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居民按揭贷款呈现明显的回暖迹象。

3月以来监管展开对不法贷款中介的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贷款市场秩序,也有助于按揭市场稳定,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反弹力度较大。在宏观经济景气度提升、消费场景和需求恢复以及零售贷款价格下行等因素拉动下,消费类信用扩张强度继续提升,同时经营贷也成为居民端信用扩张的重要支撑。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3月信贷增长情况看,居民部门有效融资需求正在加快恢复。

3月住户贷款增长1.24万亿元,增量远高于1月的2572亿元和2月的2081亿元。其中,3月住户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6094亿元、6348亿元,与近期房地产市场回暖、消费市场复苏等情况一致。这表明,随着宏观经济不断转好,居民工作和收入趋于稳定,信心和预期明显恢复,投资、消费需求呈现回升态势。

社融较大幅度同比多增

新增社融方面,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分别多增2.36万亿元、3892亿元、2470亿元。

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3月社融较大幅度同比多增,主要拉动项是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以及表外票据融资。其中,3月表外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503亿元,这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有关,也表明在实体融资需求回暖背景下,银行以票冲贷现象明显缓解,表外票据融资转向表内的规模收缩。

王青称,3月外币贷款、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也处于同比多增状态,但增量有限,对整体社融数据影响不大。

温彬表示,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延续高位。结构上,表内信贷、政府债和企业债融资维持较高规模,成为当月社融新增的主要支撑。同比看,表内信贷和非标融资形成拉动。

同时,从货币供应量上看,2023年3月,M2(广义货币)、M1(狭义货币)增速环比双双回落,同比分别增长12.7%、5.1%,增速分别比上个月低0.2个、0.7个百分点。

展望下阶段,温彬表示,下一步,要保持贷款平稳增长,避免“大开大合”。同时,为避免“大水漫灌”,防止资金空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也需要后续对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进行适当控制。预计全年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信用扩张力度较大,从而为经济稳固运行和持续整体好转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在董希淼看来,未来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增强政策措施的灵活性、精准性,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加快推动宏观经济整体性转好。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社会融资 贷款 银行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